双桥上演“空中芭蕾”,双柳长江大桥接线工程全线贯通
10月28日14时35分,一场高难度的“空中芭蕾”在双柳长江大桥接线工程现场精彩上演。历经50分钟逆时针旋转,两座共计重达两万吨的匝道桥梁分别逆时针旋转63度、73度,成功跨越京九铁路,让双柳长江大桥接线与黄鄂高速稳稳牵手,至此,全长35公里的双柳长江大桥接线工程全线贯通。
现场施工环境复杂,安全风险极高。武九铁路不到3分钟就有一趟列车呼啸而过,两座转体桥距铁路安全线最近仅0.5米。更麻烦的是,因位于武冈城际铁路、京九铁路以及黄鄂高速附近,受地形限制,两座转体桥均为非平衡结构,即桥墩两边一长一短,一座重1.2万吨的混凝土桥分别为46米、61米,另一座8000墩的钢箱梁桥分别为27米、61米,是湖北长短边差异最大的平衡转体桥。
为解决转体难题,项目部用BIM技术精确建模,在轻的一边桥上增加配重,在200平方米的桥面增加300多块混凝土预制块。通过采用精准控衡与智能监测系统,进行全方位称重试验与精细化配重,让“跷跷板”保持平衡。
与单个“盖碗”支撑点的传统转体方式不同,此次转体的8个撑脚有一个落地,相当于一个人用一只脚支撑转圈时,另一只脚在不停地“蜻蜓点水”,以此增强转体安全。此外,项目部通过微米级打磨滑道,布设高精度应力监测设备,实时捕捉转体过程中的细微变化,规避因荷载不均导致的卡顿、撑脚压死等风险。
面对“重”与“偏”的双重难题,实现精准对接的关键还在于超前谋划。项目团队提前开展5度模拟试转,建立专属力学模型,并搭建智能监控平台,实现气象、姿态与应力数据的毫秒级传输与解析。
参考来源:湖北日报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