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轨道交通21号线一期工程铺轨启动,科技创新引领建设新阶段
近日,上海市轨道交通21号线佳林路站铺轨基地施工现场热闹非凡,由中铁一局承建的轨道施工2标正式启动铺轨工作,成为全线首家铺轨启动单位,这一举措标志着21号线工程建设迈入轨道工程施工的新阶段。
21号线在轨道铺设方面大量采用预制轨道板工艺,涵盖普通预制轨道板、预制钢弹簧浮置板、预制道岔板、预制内置泵房板等多种预制板整体道床结构。为提升施工质量、作业效率并降低安全风险,建设集团第四分公司及各参建单位自进场以来,不断优化施工组织与关键工艺,持续推进科技创新。
在施工设备选择上,建设方因地制宜,选用多种新质生产力施工设备。通过灵活运用“有轨法”与“无轨法”两种标准化施工工法,投入新能源铺轨机、新能源轨道车、新能源焊轨机、轮胎式布料机等绿色低碳新型成套施工装备。这些设备具备运输速度快、安全性能高、尾气零排放等优势,多种新型设备协同作业可实现轨道铺设的高效流水型作业,区间铺轨速度最高可达72米/天,在保证铺轨工效质量的同时,也保障了施工作业环境的良好。
在质量管控方面,建设方严格落实申通集团“六个高质量”和“十个目标”中关于铺轨的重点要求。通过CPⅢ轨道控制网精调、钢轨预打磨等技术,实现“运营期间轨道无超标噪音、无啸叫”目标;通过提升产品防腐措施、施工中减少螺栓安拆次数,创新设备加强扭力控制等措施,做到“运营阶段轨道设施设备一定周期内免维护、无巡检”目标;通过施工过程中精确控制水沟标高及相关防护措施,实现“运营阶段车站无积水”目标。
此外,项目还引入智慧工地实名制管理系统与轨行区调度指挥系统,地下线轨行区实现三网通网络全覆盖。依托线上监控平台,对作业面及作业设备进行实时监控,科学统筹各专业工序穿插,有力推动施工可视化管理、精细化管控。该平台集监测、监控与管理功能于一体,为轨行区安全管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与保障。
轨道交通21号线一期工程作为一条南北向径向市区线,全长27.964公里,线路起于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东侧的川沙站,终于浦东高行的东靖路站,均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全线设18座车站。线路建成通车后,将提高沿线出行效率和品质,为沿线居民出行提供更好的公共交通设施服务,同时促进重点区域开发,尤其对促进浦东新区三大功能区联动发展、支撑两个主城副中心功能的发挥、推动上海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来源:文汇报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