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23亿人次
9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秋、国庆假期出行服务保障有关情况。据分析预测,8天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23.6亿人次,平均每天约2.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2%左右。交通运输行业将全力加强服务供给、保障出行安全、优化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质效,让公众出行更便利、更安全、更温馨。
假期大规模人员流动是对交通运输行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一次检验。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李扬在发布会上介绍,将充分发挥国务院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工作协调机制综合交通运输保通保畅工作专班的作用,加强统筹跟踪调度,强化对重点区域、易拥堵路段的运行监测、分析研判,持续抓好“三十条”硬措施落实,针对“恶劣天气、繁忙路段拥堵、新能源车充电长时间排队、游船客船安全以及13类重大危险源”这五类重大风险加强防范和应对,特别是对重大危险源提级管控,确保公众出行安全。
交通运输部始终把安全作为服务公众假期出行的首要目标,将与气象部门加强会商研判,做好针对性防范;对于客运包车等重点领域,实施提级管控,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港口、客运站监管力量配备,增配夜游船值班驾驶员,海事部门将在客流密集的夜游航线和热门旅游航线部署海巡船现场驻守,强化应急响应和安全保障能力。
自驾仍是公众出行的主要方式,中秋、国庆假期小型客车免收通行费时段为10月1日0时至8日24时。8天假期,预计自驾出行将达到18.7亿人次,占出行总量的八成左右。高峰时段,高速公路日均车流量可能会突破7000万辆次,其中新能源车有可能会达到1400万辆次。交通运输行业将针对高速公路拥堵、新能源车充电长时间排队等问题,“一段一策”做好公路疏堵保畅,“一区一策”提升服务区充电服务保障能力。
铁路、民航领域也将统筹运力资源增加供给,努力让公众走得了、行得好。预计“双节”期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人数将超过2.19亿人次,创历史新高,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约1.3万列,平均每天发送旅客1825万人次;民航市场旅客运输量将达到192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6%,全国日均计划执行航班1.89万班,民航局将督促航空公司、机场加强运行协同决策,着力提高航班正常水平,降低恶劣天气对旅客出行的影响。
发布会上,李扬同国家铁路局副局长吴德金、国家邮政局副局长廖进荣、中国民用航空局总飞行师熊杰就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货车司机权益保障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