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宿高铁青岛连接线工程加速推进:关键节点突破,全线建设提档增速
在胶东半岛的施工热土上,潍宿高铁青岛连接线工程建设正酣。面对复杂地质条件与高难度技术挑战,建设者们以“毫米级”精度攻克钢筋笼入孔、大跨度连续梁施工等关键环节,推动全线控制性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
钢筋笼“毫米级”入孔:协同作业保障质量
在跨胶黄铁路特大桥施工现场,直径1.25米、长超30米的巨型钢筋笼正被缓缓吊起。这个由12名工人协同操作的“钢铁长龙”,需精准下放至30米深的桩基孔内,垂直度偏差须控制在0.5%以内。“每个钢筋笼有28个接头,焊接质量直接影响桥梁百年寿命。”中铁十四局现场技术负责人王磊介绍,项目采用“双检制”强化质量控制:工人自检后,质检员使用超声波探伤仪对每道焊缝进行100%检测,确保无裂纹、气孔等缺陷。目前,该标段日均完成12个钢筋笼入孔作业,合格率达100%。
跨省道连续梁冲刺合龙:智能监控护航安全
作为全线架梁通道的“咽喉工程”,跨S215省道(60+100+60米)连续梁施工进入攻坚阶段。该连续梁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法施工,最大跨度达100米,需跨越日均车流量超5000辆的省道。“我们在支架体系安装了32个应力传感器和16个位移监测点,数据实时传输至云端平台。”中交一公局项目总工李建华表示,通过BIM建模与智能监测系统,施工偏差始终控制在±5毫米内。目前,连续梁下部结构已全部完成,支架体系搭设完成70%,预计2025年10月底实现精准合龙。
报屋山隧道掘进突破:光面爆破控制超挖
在全长1835米的报屋山隧道内,掘进机正以每天3米的速度向山体深处挺进。针对Ⅳ级围岩占比超60%的复杂地质,项目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配合光面爆破技术,将周边眼间距缩小至40厘米,使隧道轮廓平整度误差控制在±10厘米内。“我们通过动态调整装药量,使超挖量较传统工艺减少40%,既保障安全又节约成本。”中铁隧道局现场负责人张涛说。截至目前,隧道已累计完成明洞开挖272米、暗洞开挖及初支185.4米,占总工程量的25%。
设计时速350公里:胶东半岛将添高铁新动脉
潍宿高铁青岛连接线工程新建线路108.78千米,全线设青岛西、诸城南、五莲北等4座车站,连接潍坊至宿迁高速铁路,形成山东半岛与长三角、京津冀的高效通道。项目建成后,青岛至临沂的列车运行时间将从3小时压缩至1小时内,对完善区域高速铁路网布局、促进沿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全线已进入快速施工阶段,路基填筑完成45%,桥梁桩基完成62%,隧道开挖完成18%。”山东铁投集团潍宿高铁青岛连接线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计划2028年建成通车,届时将与济青高铁、日兰高铁形成环胶东半岛高铁圈,助力山东打造交通强国示范区。
(来源:山东铁投集团)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