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银高铁乌拉特前旗站落成:草原明珠点亮西北高铁新图景
8月2日,随着最后一块屋面网架精准就位,包银高铁乌拉特前旗站站房工程正式完工。这座以“三山两川一面海”为设计灵感的现代化站房,不仅成为内蒙古草原上的新地标,更标志着包银高铁包惠段建设进入冲刺阶段,为西北地区高铁网络补上关键拼图。
山水意象融入建筑肌理
乌拉特前旗站以“山河交响”为设计主题,屋顶采用波浪形金属板模拟草原山脉的连绵起伏,两根18米高的混凝土立柱如飞瀑直下,中部玻璃幕墙嵌入横向铝格栅,夜间灯光亮起时宛如繁星洒落乌梁素海。站房外立面色彩以银灰为主调,局部点缀蒙古族传统纹样,将现代工业美学与草原文化深度融合。“我们希望通过建筑语言展现‘敕勒川,阴山下’的壮美画卷。”设计团队负责人表示,站房投用后将成为展示乌拉特前旗生态文化的重要窗口。
智慧建造攻克技术难关
面对252吨重、跨度35米的钢结构网架施工难题,中铁六局项目团队创新采用“地面小单元拼装+液压同步提升”技术。将网架拆解为128个四角锥单元在地面预拼,通过200吨液压提升器分三次整体抬升,全程运用三维激光扫描仪监测变形,将安装误差控制在±3毫米内。“这种工法比传统高空散拼效率提升40%,还减少了70%的高空作业量。”项目经理王建军介绍,项目部还开发了BIM+物联网管理系统,实时追踪2000余个构件的生产运输状态,确保施工零事故。
便民设施彰显人文温度
站房内部空间以“草原候鸟”为设计隐喻,流线型吊顶引导客流自然分流。除设置综合服务台、母婴室、第三卫生间等12类便民设施外,还特别增设草原特产展示区,旅客可扫码选购阴山岩画文创产品。站台区域安装的6部直梯和8部扶梯实现无障碍通行全覆盖,智能引导系统通过电子屏和语音提示,帮助旅客30秒内定位检票口。“我们测试了20种导视牌配色方案,最终选定蓝白黄三色组合,确保在强光环境下仍清晰可见。”服务保障组负责人说。
高铁经济激活区域发展
包银高铁包惠段全长420公里,设13座车站,计划年内开通运营。届时,包头至银川的列车运行时间将从6小时压缩至2.5小时,形成包头经银川至兰州、西安进京的最快高铁通道。乌拉特前旗站作为沿线重要节点,预计年发送旅客量超50万人次,带动当地农畜产品外运效率提升3倍。“我们已规划建设高铁新区,布局物流园区和文旅综合体。”乌拉特前旗发改委主任李刚表示,高铁将助力当地戈壁红驼、黄河流凌等特色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
随着包银高铁与银西、银兰高铁的互联互通,西北高铁网正式成环。这条穿越腾格里沙漠、贺兰山的钢铁动脉,不仅缩短了时空距离,更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红利,源源不断输送到草原深处。
(来源: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