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洋通道与广中江高速衔接段开工:湾区交通脉络再添关键“拼图”

发布时间:2025-07-31 来源:国铁路网整理 浏览量:180 发布者:

7月29日,狮子洋通道与广中江高速衔接段项目开工动员会顺利举行,标志着这一备受瞩目的交通工程正式拉开建设大幕。该项目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广州、佛山、中山的几何中心,宛如一颗关键“棋子”,将大湾区的“枢纽级高速”广中江高速与正在建设中的超大型跨海多层复合公路通道狮子洋通道紧密相连。

打通堵点,构建高效交通网

衔接段的建设意义非凡。建成后,它将有效解决六车道接八车道的车道数不平衡问题,连接起广中江高速及狮子洋通道两条高速间的断点,打通狮子洋通道、广中江高速与东新高速之间的堵点,构建起更为高效顺畅、互联互通的湾区交通脉络,为区域间的物流、人流、信息流加速流动提供有力支撑。

多项工程协同推进,创新亮点频现

衔接段路线全长2.033千米,涵盖南中大桥改造、放马枢纽互通改造、建桂阁大道西段三项核心工程。其中,南中大桥改造堪称世界首例中央索面大跨径混凝土斜拉桥拼宽工程。该桥跨洪奇沥水道,采用独柱、双塔、中央双索面五跨混凝土连续梁、半漂浮体系斜拉桥结构,跨径布置精妙。原桥宽38米、双向六车道,此次将在两侧各拼宽2.25米,拓宽至42.5米、双向八车道,极大提升通行能力。

放马互通改造则采用“分类施策”方案,通过原桥利用下部结构保留、上部重建、全桥拆除重建三种模式,拆除旧桥后新建5座匝道桥,实现交通流的高效转换,让车辆通行更加顺畅有序。

新建的465米桂阁大道西段,将成为狮子洋通道与衔接段的“关键过渡带”,精准串联通道下层,形成立体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区域交通布局。

核心技术突破,保障建设质量

面对全球首例大跨径混凝土斜拉桥拼宽、多重复杂环境下协同作战等挑战,项目团队确立了一系列创新目标,运用新结构、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在核心技术上,首创中央索面斜拉桥“驮架式”拼宽方案,通过双侧预应力+钢结构梁组合体系,搭配桥面铺装全面升级,实现旧桥与新桥的“无缝衔接”。主梁采用钢结构桥面板与工字型钢斜撑设计,桥面铺装引入轻质超高性能混凝土(LUHPC)+沥青混凝土组合方案,降低铺装层恒载10%,提升结构整体性,增强桥面强度和耐久性。

施工保障方面,智能化装备成为“破题关键”。水力切割设备、三向精调C型智能安装台车、整平收面覆膜一体化设备等专用装备的运用,显著减少人工投入,提升施工效率。同时,形成的桥面水力切割、大挑臂翼缘钢结构高空拼装、LUHPC铺装、环氧树脂砂浆封闭式压浆等成套工艺,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对周边生态的影响。

智能化赋能,实现全周期管理

项目还以智能化技术赋能工程全周期管理,集成各类管理系统,建立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利用无人机、数字孪生、大数据、智能传感器等先进技术,打造桥梁大数据、智慧工地、智能建造等平台,实现形象进度管理、水文气象监测、无人机安全巡检、梁体气体监测、机械设备管控、智慧劳务管理等功能,为项目建设装上“智慧大脑”。

参考来源:中铁大桥局集团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