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宁合高铁安徽段跨沪陕高速特大桥主桥合龙 毫米级精度打造沿江高铁新标杆
7月28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精准浇筑,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沪宁合高铁)安徽段重难点控制性工程——跨沪陕高速公路特大桥主桥顺利实现合龙。这一关键节点的突破,标志着全线施工进入冲刺阶段,为这条沿江高铁通道的早日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技术攻坚破解“高空芭蕾”难题
作为沪宁合高铁安徽段单跨最大的桥梁工程,跨沪陕高速公路特大桥全长20.8公里,其主桥为五跨矮塔斜拉桥结构,最大单跨达240米,相当于在双向八车道的G40沪陕高速上方架设一座“空中走廊”。项目技术负责人介绍,该桥以21度斜交高速,施工区域横跨日均车流量超5万辆的交通动脉,具有“跨度大、节段多、风险高”三大挑战。
为攻克技术难关,建设团队创新采用“数字孪生+动态修正”施工法:通过BIM建模技术对148种施工工况进行全周期仿真模拟,提前预判结构受力变化;施工过程中结合实时监测数据,对挂篮行走、混凝土浇筑等关键工序进行毫米级动态调整。在合龙段施工中,项目首创“劲性骨架+预应力双重加固”体系,通过同步卸载混凝土等效荷载,将相对位移控制在2毫米以内,实现精准对接。
穿透式管理筑牢安全防线
面对涉路施工安全风险,项目部构建“网格化+信息化”双重管控体系。一方面将施工现场划分为28个责任单元,实行“一格一员、定人定责”的全过程跟踪;另一方面引入智能监控系统,通过50余个物联网传感器实时采集应力、位移等数据,结合AI算法自动预警异常情况。施工期间,项目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为同类涉路工程提供了管理范本。
沿江高铁动脉赋能区域发展
沪宁合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核心组成部分,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建成后将串联起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形成长三角地区向西辐射的中轴动脉。据测算,上海至合肥的铁路旅行时间将由目前的4小时压缩至1.5小时,显著提升区域要素流动效率。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项目指挥长表示,作为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重要工程,沪宁合高铁不仅将完善沿江地区铁路网布局,更对促进长三角产业协同、推动长江黄金水道与铁路运输优势互补具有战略意义。目前,安徽段其他标段正加速推进架梁、无砟轨道施工,全线预计2027年具备开通条件。
(参考来源: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沪宁合高铁项目部技术资料及公开通报)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