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百铁路贵州段隧道掘进突破3000米 科技赋能穿越"地质博物馆"
近日,黄百铁路贵州段一标段传来捷报:6座总长8846米的隧道累计进尺突破3000米大关,标志着这条西南地区重要货运通道建设取得关键进展。项目团队通过"管理+技术"双轮驱动,成功攻克岩溶、瓦斯、顺层偏压等复杂地质难题,为同类工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三维管控破解地质困局
该标段隧道群地处云贵高原过渡带,穿越9处断层破碎带及3处岩溶发育区,最大日涌水量达1.2万立方米。项目部建立"地质雷达超前探测+三维激光扫描+微震监测"系统,实现掌子面前方30米地质预报准确率超90%。针对岩溶段,创新采用"超前帷幕注浆+管棚支护"组合工艺,将单日掘进速度从0.8米提升至2.5米。
智能系统筑牢安全防线
在低瓦斯隧道施工中,项目构建"人防+技防+物防"立体防控体系:安装68套多参数瓦斯监测终端,实现浓度0.1%精度实时预警;应用智能通风系统,根据瓦斯浓度自动调节风速;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爆破前后30分钟内对工作面进行三次气体检测。自开工以来,累计安全处理瓦斯异常情况23次,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绿色施工守护生态底线
针对隧道施工产生的废水废渣,项目采用"絮凝沉淀+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使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建立渣土资源化利用中心,将弃渣加工成建筑材料,实现废弃物零排放。同时,通过优化爆破参数减少振动,周边300米范围内民房完好率保持100%。
目前,参建单位正全力推进剩余5846米隧道施工,计划年内贯通3座千米级特长隧道。黄百铁路全线建成后,将成为川渝黔三省通往北部湾港的最近出海通道,货运里程较现有线路缩短约300公里。
(参考来源:中铁二局官方通报)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