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轨道交通12号线越江隧道贯通 “换乘之王”迈入建设关键节点

发布时间:2025-07-23 来源:国铁路网整理 浏览量:542 发布者:

7月16日,随着“江城卓越号”盾构机刀盘破土而出,武汉轨道交通12号线丹水池站—科普公园站区间越江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国内最长地铁环线长江隧道工程实现全线洞通。这一由中国铁建投资集团参与投资、中铁十四局承建的重大工程,为武汉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再添关键动脉。

技术攻坚:穿越2160米长江主航道
作为全线控制性工程,越江隧道全长约4011米,最大埋深达45.5米,需连续穿越武九管廊、武昌/汉口大堤、长江主航道及合武高铁等5大风险源。其中,江底强风化泥岩地层导致盾构渣土滞排,而“铁板砂”地层则使刀具磨损率较常规工程提升3倍。项目团队依托盾构大数据监控平台与BIM技术,创新采用“自动化监测+动态换刀”方案:通过在刀盘、刀具安装旋转监测元器件,实时反馈掘进参数,结合地层变化精准调整刀盘转速与推进压力,将刀具更换频率降低40%,实现日均掘进12米的高效施工。

环线赋能:18线换乘串联城市核心
12号线全长59.9公里,设站37座,可与武汉现有及规划的18条地铁线路换乘,堪称“换乘之王”。此次贯通的丹科区间隧道连接青山与江岸两区,通车后跨区通勤时间将由25分钟压缩至5分钟,预计分流既有2号线、8号线约15%的客流。同时,该线路串联武昌火车站、汉口火车站等交通枢纽及多个商业中心,对完善武汉“环射成网”轨道交通体系、支撑城市空间拓展具有战略意义。

生态施工:守护长江生态安全
针对长江生态敏感区施工,项目团队采用“泥水分离+循环利用”技术,将盾构渣土处理成再生建材,实现废弃物零排放;通过设置双层止水帷幕,将施工对长江水体的扰动降至最低。监测数据显示,隧道掘进期间长江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周边湿地生态系统未受影响。

据悉,12号线预计2025年全线通车,届时武汉将形成“环+放射”型轨道网络骨架,助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速。

参考来源:中国铁建投资集团、中铁十四局项目部官方发布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