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黄河公铁大桥利津侧主塔封顶:黄河之上再铸“钢铁脊梁”
7月14日,津潍高铁重点控制性工程——东营黄河公铁大桥利津侧568号主塔顺利封顶,标志着这座被誉为“黄河第一跨”的公铁两用大桥建设迈入新阶段,为后续主梁架设和斜拉索施工奠定关键基础。
技术领跑:刷新黄河桥梁多项纪录
东营黄河公铁大桥采用“公路在上、铁路在下”的公铁联建模式,全长2230.4米,主桥为双塔五跨式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主跨600米,一举刷新黄河桥梁最大跨度纪录。其568号、569号两座主塔均采用“H”形混凝土结构,塔高203.6米,相当于70层楼高,为目前黄河同类桥梁中最高主塔。施工方中国中铁大桥局介绍,主塔建设需克服黄河冲积平原地质复杂、风速大等难题,项目团队通过智能监测系统实时调控混凝土浇筑温度,并采用液压爬模技术确保塔柱垂直度误差控制在毫米级。
战略枢纽:打通沿海高铁大通道
作为津潍高铁全线“咽喉”工程,东营黄河公铁大桥是国家干线高铁网“八纵八横”沿海通道和京沪高铁辅助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的标杆项目。津潍高铁建成后,将形成纵贯山东半岛的南北向高铁大动脉,极大缩短东营与京津冀、长三角的时空距离,对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强区域经济协同联动具有战略意义。
民生赋能:黄河两岸开启“同城时代”
大桥通车后,东营与利津县将实现跨河“无缝衔接”,沿线数百万群众出行效率显著提升。同时,公铁联建模式将释放黄河岸线资源,为区域物流、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新动能。据测算,津潍高铁全线贯通后,东营至济南、青岛等城市的时间将缩短至1小时以内,真正融入山东省会经济圈和胶东经济圈。(参考来源:中国中铁大桥局相关报道)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