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南长城大桥首片箱梁架设成功:雄安新区南北干线实现文物保护与工程突破双赢
7月10日,河北雄安新区雄鄚路(二期)工程迎来重要进展——燕南长城大桥首片预制箱梁精准架设完成,标志着这条贯通新区南北的交通动脉建设进入关键阶段。项目建成后,将有效串联白洋淀淀南、淀东区域与雄安主城区,破解长期制约区域发展的交通瓶颈。
文物避让:599米大桥“跨越千年”
雄鄚路(二期)工程位于雄安新区东南部,起于大广高速白洋淀支线,全线需穿越燕南长城遗址、古州城遗址及鄚州城遗址等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横跨白洋淀3条河道,东侧毗邻在建的雄商高铁。为兼顾工程建设与文物保护,项目团队历时半年设计3条比选线路,最终采用“桥梁上跨+精准避让”方案,通过一座599米长的燕南长城大桥实现“零扰动”施工。该桥跨径布置充分考虑遗址分布,桥墩选址避开所有文物核心区,创下雄安新区交通工程文物保护新范式。
技术攻坚:智能架梁破解生态难题
首片箱梁架设点位于白洋淀水域上方,施工团队采用“运梁车+架桥机”一体化作业,通过BIM建模模拟运梁路径,避开淀区浅滩及生态敏感区。同时,运用北斗定位系统对架桥机进行毫米级纠偏,确保箱梁精准落位。项目负责人介绍,全线预制箱梁共计200余榀,后续施工将面临高温、多雨等挑战,团队已制定专项防护方案,最大限度减少对白洋淀生态环境的影响。
战略赋能:南北干线激活区域协同
作为雄安新区“一环七纵八横”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雄鄚路(二期)建成后将与雄安站、京雄高速形成高效衔接,使白洋淀周边乡镇至主城区的通行时间缩短至20分钟以内。这条南北向大通道不仅承载着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使命,更将推动淀区文旅资源整合,为雄安打造“蓝绿交织、清新明亮”的生态城市提供交通支撑。(参考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相关报道)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