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宜高速锦屏山隧道右洞提前22天贯通 智能建造守护水源地施工安全
7月12日,襄宜高速宜昌段锦屏山隧道右洞在历经275天连续掘进后顺利贯通,较计划工期提前22天完成,成为全线首条单洞贯通的隧道。这一突破标志着这条穿越生态敏感区与地质复杂带的“咽喉工程”取得阶段性胜利,为2027年全线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毫米级”管控穿越双重风险区
锦屏山隧道右洞全长640米,最大埋深120米,紧邻张桥水库二级水源保护区,施工需同时应对两大挑战:
- 生态红线:距水库最近处仅300米,项目采用“零排放”施工体系,废水经三级沉淀+膜处理后循环利用,累计节水12万吨;
- 地质风险:隧道穿越3层软弱夹层及150米瓦斯地层,项目团队首创“瓦斯浓度-应力-位移”三维监测预警系统,在掌子面布置12类传感器,实现风险24小时智能盯控。
“数字安全网”护航全周期施工
项目创新应用“BIM+GIS+物联网”技术,构建八大智能管控模块:
- 超前地质预报:通过TSP地震波探测+地质雷达扫描,提前300米预警断层破碎带;
- 智能装备集群:投入双折叠臂凿岩台车、湿喷机械手等设备,单循环作业时间缩短40%;
- 人员精准定位:采用UWB技术实现30米级定位精度,违规进入危险区自动触发声光报警。
施工期间,党员技术攻关小组攻克小净距隧道爆破振动控制难题,将邻近水库侧振动速度控制在0.5cm/s以内,远低于规范要求的2cm/s。
交通动脉激活“汉襄宜”金三角
作为湖北省“十四五”综合交通枢纽工程,襄宜高速宜昌段全长87公里,含10座隧道(总长20.5公里)。此次贯通后,项目将加速推进马蹄滩、驻马场等隧道施工,预计2025年底实现5座隧道贯通。全线通车后,襄阳至宜昌行车时间将从3小时压缩至1.5小时,形成串联武汉、襄阳、宜昌三大都市圈的1.5小时经济圈,助力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参考来源:湖北交投及网络公开资料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