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打造安全生产指挥平台,沈阳车务段—— 乘智而上 向新发力
谷雨时节,辽沈大地活力澎湃。在沈阳车务段,科技创新的活力同样让企业生机勃勃。在该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数十块电子显示屏实时更新各类生产数据和现场画面,随着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和鼠标键盘的敲击声,一道道作业指令精准发出。
高效有序的生产组织背后,是大胆创新与探索。沈阳车务段以数智赋能安全生产,依托“一平台三系统”,实现了运输生产的数据驱动、全域联动、智能决策,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破局求变 打造“最强大脑”
沈阳车务段管内地处东北路网枢纽,管辖51个车站,连接四大干线,衔接三大编组站、两大客运站,高铁、普铁并存,行车制式复杂。随着生产力布局调整、运输组织优化,该站对作业监控、数据分析、应急指导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运输组织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迫在眉睫。
2023年9月,这个段正式提出建设数智化安全生产指挥平台的设想,并成立了由段党政正职任组长,技术和统计科、安全生产指挥中心等各部门业务骨干共同参与的研发专班,在上级部门和路外公司的技术支持下,历经近一年的摸索和实践,最终将设想变成了现实。
“安全生产指挥平台集成了区域运输组织、调车和行车智能管控三大系统,具备集约生产、过程管控、应急指挥、风险评价功能,实现了安全管控和运输效率的双提升。”沈阳车务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主任朱锟龙说。
区域运输组织系统将原本由人工进行的作业计划摘录、编制、作业量统计等工作升级为信息化手段自动完成。系统自动摘录、分类日(班)计划并能自动校验其合理性,工作人员据此迅速编制调车作业计划,确保调车组在现场接收的作业安排是“最优解”。
调车和行车两大智能管控系统,实现了安全生产指挥中心与各站作业现场的“智慧”联动,为现场作业安全筑起智能“防火墙”。
“三大智能管控系统研发运用后,不仅将运输组织中枢打造为‘最强大脑’,为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各项工作提供精准指向,更为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智化建设带来革新与提升。”该段技术和统计科科长王智勇说。
数据融合 实现运输效率跃升
今年57岁的刘庆波是该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的调度员,有着14年的调度工作经历。对于区域运输组织系统对生产效率的驱动作用,他感触很深:“由各站人工编制作业计划,须多人确认,耗时耗力不说,‘各自为战’也影响了作业效率。如今系统自动摘录调度所下发的日(班)计划,各站作业计划由中心作业人员统一编制,系统会根据预先设置的规则和现车情况对作业计划的合理性进行自动校验,真正实现了全段运输‘一盘棋’、组织计划‘零失误’。”
运输组织的高效运转,离不开数智技术的创新驱动。沈阳车务段管内大青站承担着铁法矿务局的电煤运输任务,高峰期日均装车达500辆、3万吨。区域运输组织系统中的站企融合模块能够根据车站的到开计划,结合各环节标准作业时间,自动推算企业出车时间,配合机车运用计划,保证出车顺畅。这种科学调配方式将电煤运输时间从36小时压缩至30小时。企业负责人感叹:“系统在精准衔接资源上发挥了更大作用!”
沈阳车务段依托区域运输组织系统实现了运行线、阶段计划与列车编组信息的自动匹配,结合实时数据生成技术作业图表,并通过对比计划线与实际线持续优化流程,使全段班计划兑现率从原来的82%提升到现在的92%。
系统还整合了36个车站的调车作业计划编制与47个车站的内勤车号作业,使安全生产指挥中心从“信息收集者”转型为“智能组织者”。依托自动汇总接发车、调车、装卸车等数据生成的运输指标统计表,该段管内各站作业质量得以直观量化分析。
“我们首创的区域运输组织系统,实现了从生产作业集中监控向集中生产作业组织转变,也是科技创新推动运输组织改革、提高作业效率的一个重要实践。”沈阳局集团公司信息所研发三室主任戴运涛介绍道。
全域联动 超前防范风险
“胡凯斌身体侵限,请注意!”4月16日14时42分,在文官屯站内,正在进行电厂取送车作业的连结员胡凯斌从随身佩戴的手持终端上接到预警提示。收到提示后,胡凯斌立刻调整了作业位置。
安全提示来自该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监控员依托智能管控系统实时确认作业人员是否处于安全位置,实现对安全风险的超前防范。
沈阳车务段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将现场设备状态和人员作业情况“接入”系统之中,通过精准定位,实时掌握机车工况、平调信令、计划信息、调车机位置等信息。系统还会分析调车人员的位置分布和作业轨迹,对邻线来车、身体侵限、途经曲线等情况进行提示提醒,发挥了实时防范安全风险的作用。
该平台还能根据动态运行图匹配调车作业进度,将每一钩作业存在的关键风险按等级和预计发生时间排列显示;综合考虑作业内容、关键人、作业线路和时间段四方面因素,用“红、橙、黄、蓝”分别表示不同风险等级。此外,平台动态调整风险提示,方便监控员准确掌握作业进度并实施管控。
“对于重点作业,在车站干部盯控的同时,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的监控员也会利用系统同步盯控,实现了安全的双重保障。”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副主任龚涛介绍道。
不仅仅是调车作业,该段各站的行车作业情况也在安全生产平台的“掌控”之中。行车智能管控系统依托CTC查询网数据,集成调监系统、施工计划、动态运行图和调度命令等信息,不仅实现了行车风险集中推送、高危作业实时报警,而且能做到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实时远程指导车站进行处置,确保了故障发生后人员快速响应、处置过程精准有效。
4月16日9时,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和车站终端同时告警、弹窗提示:“沈阳东站34号道岔疑似出现异常红光带。”监控员在点击确认按钮后,行车智能管控系统自动跳转至沈阳东站单站界面,自动标记出故障设备,并提示车站通知工务、电务人员立即进行检查修复。
“在应急处置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黄金三分钟’,安全生产指挥中心作用发挥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传递是否及时,智能管控系统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大大提升了作业效率。”龚涛说。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