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为笔绘就秋假出行幸福图景
首个秋假如约而至,金色秋光与出行热潮撞个满怀。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精准对接“一日游”“三日游”的出行需求,以运力升级为基、政策创新为翼、文旅融合为桥,用一列列飞驰的高铁串联起秋日盛景与民生期盼,让这个秋假既有“说走就走”的便捷,更有“物超所值”的温暖。
运力下沉,铺就秋游便捷路。交通是出行的先决条件,运力保障则是秋假出行的“压舱石”。铁路部门立足旅客出行特点,靶向调整列车开行方案,将运力精准投放到群众最需要的方向与线路上。西安的厚重历史、华南的温润风光、长沙的烟火气息、昆明的四季如春,这些热门目的地的出行需求被精准捕捉;成宜高铁的快捷舒适、新成昆铁路的沿途风光,这些热门线路的运力被持续加码。超80列增开及重联列车的投入,不是冰冷的数字堆砌,而是铁路部门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用钢铁动脉的高效运转,为秋假出行打通“最后一公里”,让每一份秋游期待都能顺利启程。
政企联动,激活文旅新动能。单一的运力保障难以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出行需求,铁路与文旅的深度联动,让秋假出行的价值实现倍增。成都局集团跳出“只管运输”的传统思维,主动牵手地方文旅部门,创新推出“票价优惠+票根畅游”的组合拳,构建起“铁路引流、文旅留客”的良性循环。自贡方向,G8783次等列车的低至5折特惠,让“坐着高铁去吃盐帮菜”成为潮流;宜宾方向,成都东至长宁、兴文的折扣票价,为蜀南竹海的翠绿山水引来八方游客;广元方向,高铁票兑换景区7折优惠,让剑门蜀道的雄奇与昭化古城的静谧触手可及。这种“铁路+文旅”的协同模式,不仅让旅客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更激活了地方文旅经济的“一池春水”,实现了交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精准施策,传递民生暖温度。秋假出行群体中,学生与家庭游占比颇高,铁路与文旅部门的精准施策,让惠民温度直抵人心。针对学生群体,自贡燊海井景区对18岁以下未成年人免票,蜀南竹海景区实行首道门票学生免费政策,用政策红利为青春护航;考虑到家庭出行需求,蜀南竹海允许两名家长随学生半价入园,川渝地区学生及家长凭铁路票根可在自贡享受“吃、住、游”一站式优惠,这些举措让家庭游的成本大幅降低,也让亲子时光更加温馨。从225家自贡特色餐饮的专属折扣,到71家合作酒店的优惠福利,再到剑门关、皇泽寺等核心景区的门票让利,每一项政策都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每一份优惠都彰显着民生关怀,让秋假出行不仅有“长度”,更有“温度”。
融合发展,绘就协同好图景。秋假出行的保障实践,是交通与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样本,更是高质量发展在民生领域的具体体现。铁路部门以灵活的运力调整适应市场变化,以创新的产品设计满足群众需求,彰显了国有企业的责任与担当;地方文旅部门借势高铁流量,推出差异化优惠政策,让特色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这种跨领域、跨行业的协同合作,不仅提升了群众的出行体验,更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从一张高铁票到一次完美的秋游,背后是产业链条的高效衔接,是民生需求与发展动能的同频共振,为未来“交通+文旅”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秋假的意义,在于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停下脚步,感受自然与人文的魅力;而高铁与文旅的携手,則让这份美好更加触手可及。随着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随着惠民政策的持续升级,相信会有更多人能乘着高铁,走进秋日的画卷,在山水之间感受幸福,在人文之中汲取力量,让每一次出行都成为一段难忘的记忆。
作者:张孝勇 周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