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亿人次背后流动的中国彰显蓬勃活力
今年1至8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达32亿人次,同比增长6.7%,创下历史同期新高。这一数字绝非冰冷的统计结果,而是一幅生动鲜活“活力中国画卷”。在这32亿人次中,有春节返乡时与家人团聚的温情,有假期里奔赴远方探索美景的期待,也有无数人为生计奔波、为梦想打拼的坚持。每一趟列车的启程与抵达都串联起个人小日子与国家大发展;每一次车票售出,都印证着社会流动旺盛与经济循环畅通。铁路运输高位运行,如同一个精准“晴雨表”,清晰地传递出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强劲信号,更彰显出中国社会的蓬勃生机与无限潜力。
运力保障:精准回应民生出行需求。“出行便捷是老百姓最朴素的期待,而铁路部门交出的“运力答卷”,恰恰精准回应了这份民生诉求。今年以来,国铁集团统筹高铁与普速铁路资源,让“快的更快、暖的更暖”。京哈高铁、沪昆高铁以高标运行释放运输效率,让跨区域出行“朝发夕至”成为常态;渝厦高铁新增线路打通区域交通脉络,为沿线群众出行开辟新通道。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1127列,运力同比增长7.7%,庞大的运输规模确保了旅客“走得了、走得顺”。与此同时,公益性“慢火车”始终坚守,载着山区群众的希望穿梭于大山之间;广深港高铁2115万、中老铁路17.4万人次的跨境旅客量,更让钢铁轨道成为连接内外的“友谊桥梁”。这种兼顾速度与温度、效率与公平的运力布局,正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
服务创新:勾勒美好出行幸福图景。从“走得了”到“走得好”,铁路服务的每一次升级,都在为美好出行添砖加瓦。学生预约购票服务常态化,让学子往返校园更省心;优惠票规则优化,为特殊群体出行减轻负担;铁路畅行码、便捷换乘的推行,大幅缩短了旅客进出站时间;92个互联网订餐站点、40座车站试点高铁宠物托运、30座车站推行“轻装行”服务、45个车站实现铁路与地铁免安检接驳…… 这些看似细微的创新,却精准破解了旅客出行中“痛点”“难点”。当适老化列车载着银发族饱览山河,当主题专列满足年轻人的个性化需求,铁路不再只是简单的运输工具,更成为传递人文关怀、承载幸福期待的重要载体。
拉动内需:铁路成为经济复苏“引擎”。32亿人次庞大客流量,不仅是民生需求的体现,更是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强大“引擎”。国铁集团敏锐把握市场需求,聚焦旅游观光、生态康养、红色研学等领域,大力推行“火车向着景区开”。今年1至8月,全国铁路开行旅游列车1551列,同比增长26.1%,一趟趟旅游专列带火了沿线景区,更激活了餐饮、住宿、文创、农产品销售等上下游产业,形成“旅游列车+” 的消费新场景。在银发经济崛起的当下,银发旅游专列持续开行,既满足了中老年群体的出行需求,也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铁路如同经济循环“毛细血管”,既保障了人员的顺畅流动,也促进了商品的高效流通,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了坚实支撑,印证了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相辅相成。
32亿人次的成绩,是过去8个月的总结,更是未来发展的起点。随着铁路网络的不断完善、服务水平的持续提升,中国铁路必将承载更多期待,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续写新的篇章,让流动的中国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作者:河南 付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