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时西安到武汉新高铁重大进展 ​

发布时间:2025-08-27 浏览量:119 发布者:周运华

        8月18日凌晨,西安至十堰高速铁路(简称“西十高铁”)汉江特大桥顺利实现钢桁梁合龙。这一关键节点的达成,标志着西十高铁全线桥隧工程主体工程圆满完工,为该线路如期建成通车筑牢了坚实根基。​

         西十高铁西起陕西省西安市,向东南方向穿越秦岭山脉,途经商洛市,最终抵达湖北省十堰市。新建正线全长255.76公里,设计时速达350公里。其中,湖北省境内线路长度为86.36公里,桥隧占比高达98.85%,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工程建设面临诸多挑战。汉江特大桥坐落于十堰市,横跨丹江口水库库区,其地位举足轻重,不仅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度的梁桁组合结构高铁斜拉桥,更是西十高铁全线的控制性工程。该桥全长917.45米,主跨设计为420米,一跨飞越汉江,气势恢宏。​

        这座大桥采用的梁桁组合结构,属于新型桥梁结构形式,在国内高速铁路斜拉桥上尚属首次应用。在施工过程中,建设者们创新采用了独特的施工工艺:在混凝土主梁悬臂施工时,同步预埋钢桁梁下弦节点;待混凝土主梁施工完成后,再在其上精准安装钢桁梁杆件。这种梁桁组合结构优势显著,能够有效控制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确保桥梁刚度分布均匀,从而满足高速列车行驶过程中对轨道平顺性和行车舒适性的严苛要求。同时,该结构还兼具造型美观、经济环保等诸多优点。​

        此次合龙的钢桁梁,全长840米、宽11米、高9.4米,采用渐变三角桁式结构。其中,最重桁节达36.4吨。施工过程中,面临着线形控制难度大、交叉施工作业多、吊装空间有限等重重挑战。自2022年3月8日汉江特大桥首桩灌注,正式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以来,项目建设者们不畏艰难,日夜奋战,历时1259天,最终圆满完成大桥主体工程施工任务。在这一过程中,项目团队充分发挥智慧和创造力,先后攻克了硬岩大直径桩基分级扩孔施工、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智能温控成套技术研制等多项技术难题,成功填补了国内10米大节段牵索挂篮施工技术空白。​

        自开工建设以来,西十高铁项目稳步推进。今年7月26日,由西成客专陕西公司建设、中铁十一局施工的天竺山一号隧道顺利贯通。该隧道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境内,全长14.742公里,穿越秦岭南麓低山区,最大埋深约690米,Ⅳ、Ⅴ 级围岩占比超过58%,地质条件复杂,存在危岩、落石、断层破碎带、岩溶、突泥涌水等不良地质,施工难度高、环保要求严、安全风险大,是全线的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和Ⅰ级高风险隧道。天竺山一号隧道的贯通,标志着西十高铁陕西段全线所有隧道全部贯通,为后续工程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西十高铁陕西段全线15.5座隧道已全部贯通,路基工程、桥梁工程均已完成设计总量的99%,无砟轨道完成设计总量的35%,新建4座站房工程已全部开工,完成设计总量的75%。​

       西十高铁预计于2026年7月开通。建成通车后,它将接入已建成的武汉至十堰高铁,形成西安至武汉间的便捷高铁通道。届时,西安至十堰将实现1小时内到达,西安至武汉将实现2.5小时左右到达,大大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有力促进区域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西十高铁作为国家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成通车意义深远。它将加强关中城市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联系,完善国家高速铁路网布局,推动沿线地区旅游业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助力“长江经济带”和“西部大开发”以及“一带一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