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高铁去远行 赴绿茵里的清凉之约

发布时间:2025-08-26 浏览量:148 发布者:周运华

       刚刚过去的7月,是湖北自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30.5℃、平均最高气温35.7℃、高温日数21.1天,三项关键指标全部创历史同期新高。火辣辣的天气与热腾腾的暑运不期而遇,让人们青睐走进大自然,在群山碧水里消暑纳凉、陪伴家人,今年选择乘着高铁“躲进”绿水青山中的旅客较往年同期有明显增长。

       夏日乘车有“凉意”。在炎炎夏日里乘车远行,会经历长时间坐车的烦躁与艳阳照射的不适,复杂的感受影响着旅客的乘车体验,那么此时空调的正常运转便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让往来旅客感受到“凉”辰美景,武铁人一直在努力,没有一丝松懈。武昌车站的空调维保人员,冒着高温、登高检修,“空调设备运行正常”是他们挥汗工作的最大心愿,也是他们送给群众的特别“礼物”;武汉动车段的随车机械师日行万步、紧盯数据,精准调整车厢温度,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就是在把诉求变为现实,竭力为往来旅客打造舒适的乘车环境;汉口车站每两小时检测客流和气温变化,安排专人定期清洗通风管道,就是在关注变化、消灭盲区,从细微之处着手,续写夏季候车室里的清凉故事。

       观光游览享“适意”。为了让群众在暑运期间出行更便利,开启快乐难忘的纳凉之旅,武汉铁路部门下足“真功夫”。加开夜行高铁就是一个生动的案例。从武汉乘坐夜行高铁前往利川、恩施等避暑胜地,不仅能告别白天迎着烈日去车站时的“汗流浃背”,拥抱一路的凉爽与舒适,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房费等旅行支出,提高旅行的游玩效率,特别是对工作繁忙的年轻人来说,这种夜行昼玩的模式能够让工作与生活达到平衡,旅途中的山川湖泊滋养着生命活力,这些“充电”后的年轻人依然能量满满、充满期待。值得注意的还有列车的服务,它们也是“适意”的重要来源,为了让夜间乘车的旅客更舒适,工作人员准备了眼罩、耳塞、睡前小故事等助眠物品,他们还会定期查看重点旅客下车动态,提前播放下车提醒广播,这些在白天“不起眼”的举措,却能在夜晚派上“大用场”,人们可以轻轻松松、畅快游玩,和家人聊聊家长里短,与朋友分享近期心得,邂逅假期中的诗意与浪漫。

       风雨突袭见“暖意”。8月10日21时03分,一声汽笛划破雨幕下的夜空,Y474次旅游专列缓缓驶出宜昌东站,800余名来自河南省安阳市及周边地区的“银发”旅客心情愉快地踏上返程路。快乐之旅的背后是一个温暖的故事,准备结束旅程的当天,返程的游客们遇到恩施至宜昌东高速公路暂时封闭的情况,这个突发情况造成旅行团乘坐的16辆大巴全部滞留。宜昌东站接到旅行团求助电话后,先是了解事情全貌,随后后迅速向调度部门汇报,同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实现多部门联动合作;安排专人对接,及时掌握发展动态,细化大巴进站路线,安排专属停车位。紧急抽调安检人员,开设专用安检通道。组建助行突击队,在电梯口等重点环节做好帮扶引导。备足清凉油、茶水等消暑物品,满足老年旅客不时之需。

        最后在大家的努力下,800余名名旅客在最短的时间内有序登程。不得不说,突发恶劣天气的确给旅途带来不小的“麻烦”,但铁路部门应对挑战时的反应,仍然展示出过硬的专业质素以及满满的人文关怀,这份托举与支持弥补了旅途的遗憾,也为纳凉之旅增添了一抹温情和一段剪不断的铁路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