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列车”为银发经济注入奔腾动能
当中国社会步入老龄化阶段,银发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凸显,“银发经济”成为撬动内需、推动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支点。在此背景下,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精心打造“中原铁道・大河之南号”特色旅游列车,如同一列“金色列车”,沿着16.2万公里的铁路网线,串联起锦绣山河,更串联起千万老年人对“诗与远方”向往。
精准对接需求,让银发族“乐游无忧”。老年人出游,最盼“省心、舒心、安心”。“中原铁道・大河之南号”深谙此道,以“适老”“悦老”为核心,构建起全链条的贴心服务体系。17天行程设计,拒绝“走马观花”,让老年人有充足时间感受青海湖的辽阔、格尔木的壮美、新疆的异域风情;舒适化改造的车厢,如同“移动的家”,消解长途旅行的疲惫;“一票全包”模式,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省去了繁琐的预订与支付环节,让老年人无需为琐事操心。更令人称道的是,列车上的戏曲表演、非遗体验、怀旧音乐会,精准触达老年人的情感需求,让旅途不仅有风景,更有文化的温度,彻底打破了老年人“不敢游、不便游”的顾虑。
铁旅融合创新,激活消费新场景。“中原铁道・大河之南号”成功,在于它突破了传统交通与旅游的边界,构建了“铁旅融合”的创新生态。从“中原文化行”到“新疆环线游”,每一条线路都是对区域文旅资源的深度挖掘与整合,让铁路网线成为串联景区的“黄金纽带”;“自助餐上火车”的创新,不仅成为全网热议的话题,更将餐饮消费场景延伸至旅途,提升了体验感与消费欲。数据印证了这种创新的活力:今年1月至7月,郑州局集团公司开行的旅游列车接待旅客1.6万人次,营收超2200万元,同比增长156.6%。这列“金色列车”正以“1+N”的乘数效应,带动沿线餐饮、住宿、文创等产业发展,为银发经济注入多元动能。
响应国家战略,彰显国企担当。发展银发经济,既是民生工程,也是国家战略。今年2月,商务部、文旅部、国铁集团等9单位联合印发《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为银发旅游列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原铁道・大河之南号”实践,正是对这一战略的积极响应。从全列舒适化改造到“长途+短途”产品矩阵的构建,从联动地方文旅部门推进“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主题游,到计划与高校共建“中原铁路文化研究中心”,郑州局集团公司以国企担当,不断探索银发旅游的新路径。这种探索不仅在于提升经济效益,更在于通过精准服务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
驶向美好生活,共绘银发经济新图景。8万列重载列车的轰鸣,见证了“北煤南运” 的动脉力量;而“中原铁道・大河之南号”的笛声,则奏响了银发经济的温暖乐章。从满足“老有所养”到追求“老有所乐”,中国银发经济正在从物质保障向精神满足升级。“金色列车”的意义,在于它以铁路的稳定性、覆盖广的优势,为银发群体提供了一种可信赖、高品质的生活方式选择,更在于它为银发经济的发展提供“交通+文旅”融合范本。
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生活就是铁路部门的奋斗目标。随着更多特色旅游列车的开行,随着服务的不断精细化、产品的持续多元化,“金色列车”必将载着更多老年人的幸福期盼,驶向更广阔的天地,让银发经济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