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水联运加速合作 绿色发展强劲引擎
5月9日,一列满载3500吨进口铁矿石的86985次货运列车,在绿色信号灯的指引下,缓缓驶入中国宝武鄂城钢铁有限公司堆料区。在翻车机的巨大作业力量下,铁矿石如洪流般倾泻而下,进入料仓。这看似平常的一幕,却是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武昌车务段鄂州北站7年发展的一个生动注脚——至此,该站累计发运进口铁矿石超2500万吨。这一数字,不仅是运输成绩的体现,更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物流畅通的有力见证。
铁路运输的低碳优势显著,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武器。与公路运输相比,铁路运输在碳排放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尤其是随着电气化铁路的大力发展,当电力来源为清洁能源时,铁路运输的碳足迹能够大幅缩减。据相关数据显示,铁路运输产生的温室气体仅占全球交通运输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而道路运输则占72%。电气化铁路运输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相较于柴油火车头更是低90%以上。以我国为例,近年来持续加大铁路电气化改造力度,越来越多的列车依靠清洁电力运行,这不仅有效减少了传统燃油机车的尾气排放,还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了重要力量。众多城市的地铁线路,通过电力驱动,在满足大量市民出行需求的同时,几乎实现了零尾气排放,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立下汗马功劳。
从降低污染角度看,铁路运输在减少空气污染、噪声污染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等方面成效显著。在空气污染方面,根据美国环保署的数据,铁路运输产生的细微悬浮粒子(PM2.5)比道路运输少80%以上,氮氧化物(NOx)少60%以上。在噪声污染控制上,铁路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采用低噪声轨道和车辆技术,在铁路沿线建设隔音墙或植被带等,有效减少了列车运行和车辆编组时产生的噪声对沿线居民生活的干扰。在固体废弃物处理上,铁路运输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相对较少,且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废弃物得到了妥善处理,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许多铁路站点设置了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对列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少量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和处理,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铁路运输的环保优势还体现在其对生态保护的积极贡献上。在铁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生态保护理念得到了充分贯彻。青藏铁路的建设堪称典范,为了保护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动物的迁徙通道,建设者们专门设置33处、总长逾58公里野生动物自由通道,使铁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在一些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区域,铁路选线和建设方案经过了反复论证和优化,尽可能避开生态脆弱地带,减少对动植物栖息地的破坏。通过采用生态友好型的建设技术,如植被恢复、边坡防护等措施,最大程度地保护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铁路运输在环保领域的卓越表现,使其成为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理念的持续更新,铁路运输必将在节能减排、生态保护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建设美丽中国、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更为强大的“铁路力量”,在绿色发展的征程中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