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助力当阳铺就发展“新丝路”
5月19日上午,当阳市迎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刻,一列满载1024吨化肥的出口集装箱班列从江山贝尔公铁物流园缓缓驶出。这趟班列将在怀化西站重新编组,随后经由云南磨憨口岸出境,预计6至8天后抵达老挝琅勃拉邦。这不仅是当阳市首趟中老铁路直达货运班列,更标志着当阳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拓展国际市场的征程中迈出了坚实一步。
长期以来,交通物流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阳本地化肥等产品出口,过去需经历“汽运+铁路”多次换装,不仅耗时长,成本也居高不下。而如今,中老铁路直达货运班列的开通,为企业带来了“一站式直达”“一箱到底”的全程物流服务,运输时间直接缩短2天。这份高效,得益于当阳市早在2017年便启动的江山贝尔公铁物流园建设。该园区具备整列到发能力,年吞吐量可达200万吨,还配备了动态电子轨道衡、集装箱装载机等先进设备,将作业时间从30分钟压缩至5分钟,极大提升了铁路运输效率,为班列开行筑牢了根基。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老班列常态化运行,如同为当阳企业打开了“东南亚直通车”,搭建起一座 “钢铁桥梁”,助力当阳及周边生产企业开拓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市场,吸引外资采购招商。未来,随着中老铁路货运量持续增长,其将进一步激活沿线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动能,推动当阳特色产品“走出去”,东南亚优质资源“引进来”,形成双向奔赴的开放新格局。这不仅能促进当阳本地产业升级,还能带动周边远安、荆门等地的经济发展,让区域经济在“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下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老铁路作为中国与老挝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自开通运营以来,货物运输需求不断攀升,跨境货物品类已由最初的10多种扩展至2900多种。它不仅是一条交通线,更是一条发展线、友谊线。当阳首趟中老铁路直达货运班列的开行,正是铁路服务地方经济、促进国际合作的生动写照。这背后,是铁路部门不断优化运输组织、提升服务质量的努力,也是地方政府积极谋划、推动区域开放发展的成果。
在交通强国建设的征程中,铁路始终担当着先行官的角色。从公益性“慢火车”穿梭于偏远山区,托举着最朴素的出行需求,到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等高效开行,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铁路以不同的“速度”服务着国家战略大局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当阳首趟中老铁路直达货运班列的启航,为我们展示了铁路在新时代的新作为。期待未来,铁路能继续发挥优势,为更多地区铺就发展的“新丝路”,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书写更多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