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慢火车”承载梦想和希望的“慢”力量
作为高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中国每天仍保留开行几十对公益“慢火车”,覆盖22个省(区、市),经停600多个车站,途经吉林延边、内蒙古东部、湘西地区、云贵地区、大凉山地区、南疆地区等地。在这个追求速度的时代,高铁风驰电掣,但这些公益“慢火车”却以其独特的方式,在崇山峻岭间默默前行,几十年如一日,给偏远百姓带来稳稳幸福。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如今,在这个处处比“谁更快”的时代里,在这个高铁奔驰在祖国广袤大地上的今天,还有几十对公益性“慢火车”,几十年如一日地在崇山峻岭间承托起沿线万千百姓家致富的梦想。低至两元的票价,对于铁路部门来说肯定是不营利的,但是在民生责任和民生福祉面前,铁路部门用“初心”让沿线百姓感触到慢火车的“温度”。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几十年如一日“怀瑾握瑜,风禾尽起”的“慢火车”如钟摆般,迎来送往沿线各站的旅客。多少小伙伴坐着“慢火车”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去见证时代的进步;去绽放生命的光彩。就像在大凉山开行几十年的5633次、5619次列车,在车厢里,时常可见外出求学的莘莘学子,还有村民们携带活猪、活羊、蔬菜等物品去贸易,因此公益“慢火车”也被誉为“赶集车”。为了让这趟公益“慢火车”最大限度地为百姓服务,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车辆段专门对车内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在干净整洁的火车内,拆除了一定数量的座椅用来装运蔬菜、肥料等大件货物,设置了牲口专用车厢,不仅保证了人和牲口的安全,还为广大旅客提供了良好的乘车环境。穿行在大山深处的“慢火车”,已成为打造区域经济提升的强劲引擎,这位沿线百姓的“老伙伴”,还将在未来的日子里,把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写进“初心的日记”里。
公益“慢火车”是传承精神的“新青年”。几十年来,“慢火车”见证着历史变迁,百姓乘车从颠簸到平坦、从风扇到空调、从杂乱到整洁,当年乘慢火车求学的孩童如今已长成“大树”,为社会贡献着力量。而公益“慢火车”一直没有停运,票价还是“老样子”,如今,全国剩下的几十对“慢火车”,仍然以“筚路以启山林”的责任,在为沿线百姓能够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持续发力。从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到根河市满归镇,全程523公里,4184次列车已行驶了40多年。每当大雪封山,它就是林区生命线。一代代铁路人传承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而“慢火车”这位“新青年”,在新时代赓续绵延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中国之美。
高铁是“速度”,公益“慢火车”是“温度”。公益“慢火车”是时代发展的见证者,更是当地百姓走向富裕生活的推动者。新时代中国速度和中国温度相得益彰,共同拓宽了百姓追梦前行的阳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