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昆高铁宁靖里隧道“隧中桥”拱圈合龙,攻克复杂地质难题

发布时间:2025-11-16 来源:国铁路网整理 浏览量:74 发布者:

11月12日,渝昆高铁宁靖里隧道迎来重要时刻,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入模浇筑,该隧道重难点工序——溶洞拱桥拱圈结构实现合龙,成功攻克了困扰隧道完工的关键难题,为后续施工奠定了基础。

宁靖里隧道位于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强烈发育区,隧址区域地质条件异常复杂。2023年4月8日,隧道掘进中揭示一处超大溶洞,该溶洞纵向延伸66.4米,横向宽度约28米,垂直高度达到112米(轨面以下接近90米),若灌满水,体量相当于12个标准游泳池。超大溶洞的出现,骤然中断了隧道正线开挖连续性,成为严重制约工程进度的“卡脖子”难题。

为攻克溶腔施工难题,项目建设团队与参建各方反复勘察、联合攻关,最终确定采用“隧中桥”施工方案。即在隧道溶洞中建造一座全长66.4米的拱桥,由拱座基础、拱圈、护桥式明洞等组成。其中拱圈是核心承重部分之一,混凝土浇筑总方量约3000立方米,不仅支撑了上方隧道结构的荷载,还为下方预留了充足的过水通道,保证溶洞原有地下水系畅通无阻,最大程度维持区域水文地质环境稳定。

拱圈施工面临作业环境、技术难度、组织协调等多重挑战。溶洞空间虽大但作业区域受限,洞内填充物成分复杂、岩体破碎、稳定性差,各工序施工的安全风险极高,且溶腔内基坑开挖深度超20米。建设者需要综合应对物料运输、模板支撑、大体量混凝土浇筑及温控养护等关键环节,多工种、全工序交叉作业带来统筹性挑战。

宁靖里隧道超大溶洞拱圈的顺利合龙,成功连通了被天堑阻断的隧道两端,助力渝昆高铁跨越复杂地质险关,为我国高原山区高速铁路建设积累了宝贵的“隧中桥”施工经验。未来,渝昆高铁建成后,将对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区域互联互通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来源:中铁十二局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