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局集团公司着力构建以工序标准化为核心的新线介入管理体系—— 干干净净起跑 健健康康运营
交房时发现质量达不到入住标准、设计不符合业主需求,怎么办?如果是普通的新房装修,或许方法很多,但如果是铁路新线建设,又该如何处置?
“我们的工作目标是不做这样的难题。”谈及工序标准化的必要性时,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工管所副所长王永东用新房装修作类比,“铁路建设中,重新返工意味着巨额成本,‘将就用’则会带来极大的运维难度和安全限制。”
如何实现建设质量和运营需求的有效结合?近年来,成都局集团公司坚持“以终为始、由源及尾”的工作思路,以工序标准化为破题之钥,提前明确建设质量标准,理顺建设工序,为新线干干净净起跑、健健康康运营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范本。
需求前置 打破建维“隔离墙”
今天的建设质量就是明天的运营安全和经营效益。工序标准化的目标是“一次建成、一次建优”,将运营需求前置融入各个环节,探索新线建设全生命周期介入管理,构建“建维一体”协同发展格局。
好产品源于好设计。通过工序标准化,成都局集团公司将介入关口前移,从新线建设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开始参与设计方案编制,将后期运营需求直接落进设计图纸,以“运维需求全入图、施工过程零变更”为最终目标,将建设、设计、施工、运营各方的“一张蓝图”同心同力绘到底。
回忆参加南充至广安高速铁路设计选线的现场调研时,成都局集团公司科信部概预算审查所工程技术室副科长赵永平深感工序标准化的意义:“我们提出‘线路右移100米,以避开危岩群’的建议得到采纳,为后期减少了千万元防洪工程的投资,更重要的是直线降低了防洪风险。”
将方案确定在施工前,让图纸与现场适配,是工序标准化的精髓所在。针对隧道口、高陡边坡的防护问题,成都局集团公司按照“一处一案”原则,提前与建设单位确认方案,避免后期反复修改。
“如果先施工后检查,对于施工方和我们来说都费工费力。现在就是一步到位,定好方案再动工。”涪陵工务段黔江高铁桥路车间副主任康有平介绍,正在开展试运行的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作为工序标准化的试点项目,让参建各方“感受极佳”。据了解,目前,成都局集团公司2027年前拟开通的在建项目中,隧道口、高陡边坡施工图已基本联合确认完成。
为确保新线介入工作走深走实,成都局集团公司发布多项基础规章、实施细则、工艺标准,建立四方对接会、局院联席会等制度,做到“定标尺、避无序”,搭建起工序标准化的制度框架。
工序标准化更深层次的变革,在于从思想源头推动建维各方由“各自为战”转向“协同发展”,双向赋能、互为支撑,让“几家子”成为“一家人”,推动实现从了解向理解、从配合向融合的转变。
按照“建设为运营服务,运营为建设服务”的理念,如今,新线介入已经逐步成为建维各方的广泛共识。
过程管控 随工随验保开通
工序标准化不仅仅在前期发力,更强调施工过程的深度介入,以“首件定标”和“随工随验”为抓手,最大限度解决新线临近开通时抢工严重、作业干扰、成品受损等问题。
“我们提前对各项工序进行统筹铺排,理顺施工顺序并严格执行前置条件,完成一项、验收一项、达标一项,才能开展后续施工。”渝黔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武隆指挥部指挥长杨智勇表示,“主要目的在于避免工序交叉、防止相互影响、杜绝返工浪费。”
样板先行明标准,全程循例保精工。施工中,设备管理单位与建设单位共同解决遇到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
“第一版无砟轨道浇筑,‘首件’发现裂纹。我们停工一个月,和施工单位一起找原因、调方案,解决问题后再施工。”谈及渝厦高铁重黔段施工中“浪费”的一个月时间,涪陵工务段彭水高铁线路车间副主任李宏斌直言“非常值得”。“磨刀不误砍柴工嘛,道床板有裂纹,水、空气会侵蚀钢筋,直接影响道床寿命,增加后期养护难度。”他表示,提前解决问题不仅仅是为了验收阶段的有序和顺利,更多的好处将体现在线路开通运营后的每一天。
同样,在渝厦高铁重黔段的接触网介入工作中,重庆供电段提前对隧道槽道施工等重点工艺进行立标打样,推动“事后评标”向“事前定标”转变。
如果说深度过程介入的落地,是一次对建设工序的重构,那么随工随验,就是这一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据成都局集团公司新线办副主任王可刚介绍,随工随验要求相应站段紧跟建设时序开展介入工作,施工和检查验收同步推进,将各种隐患消除在建设阶段。
打牢基础 提质增效结硕果
近日,渝厦高铁重黔段联调联试圆满结束,正式进入运行试验阶段。
作为工序标准化的试点项目,渝厦高铁重黔段在轨道质量和成本方面交出了一份“合作共赢”的优异答卷——轨道质量指数在达到预定目标的基础上,精调遍数和精调扣件成本实现“双降”。
“合作共赢”的背后有何秘诀?李宏斌介绍,在渝厦高铁重黔段建设中,涪陵工务段介入人员提前一年半开始介入工作,在开始浇筑前明确标准,分批次分标段开始施工,严格卡控道床质量。工装设备是否符合要求、水灰比是否达标等一系列“入场条件”同样被列入前期检查项目。
“以前精调过程中精调次数多、扣件消耗较大,人力物力投进去,资金投入自然随之加大。”李宏斌解释道,“基础精度上去了,后面的精调成本也得以控制,实现精调的‘理想状态’。”
曾经被认为是“附属品”的房建工程,在引入工序标准化后,相关部门、单位同步提前“就位”。设计与需求同步对接、土建施工与精装方案同步深化、工程验收与使用准备同步推进,房建工程在“跑赢”建设工期、提升建设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装修返工的概率。渝厦高铁重黔段、盘兴铁路均实现“房屋提前交付、装修品质提升、一体化办公提效”的“三提升”目标。
从规范化精细化的施工工序,到显著降低的后期运维压力;从新线建设质量与成本的一举两得,到建设单位与运营单位的共建共赢,工序标准化是发展所需。运营、建设、施工、设计各方在新线介入中找到提升质效的“最大公约数”,合力打造经得起历史和运营检验的精品工程、示范工程、放心工程。
眼下,工序标准化在成都局集团公司各项新线建设项目中全面推广,正为西南铁路优质高效推进铁路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