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速度”增收创效

发布时间:2024-11-10 来源:人民铁道网-人民铁道报 作者:王京齐 刁红民 许 潇 浏览量:911 发布者:
11月5日,在青岛车务段黄岛站内,一辆辆叉车穿梭忙碌,将来自俄罗斯和东南亚国家的纸浆从列车上卸下。另一条股道上,一列JSQ型商品汽车运输专列整装待发,准备将青岛本地生产的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运输到全国各地。忙碌景象的背后,是铁路货运改革创新成果的具体显现。
 
  作为全国最繁忙的临港货运站之一,黄岛站担负着青岛港前湾港区的集疏港运输任务,平均每日装车2700多车,发送货物14万吨。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推进铁路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该站围绕货运增收创效这一目标,与济南铁路物流中心黄岛营业部联劳协作,开展联合营销,发挥各自在铁路运输、全程物流等方面的优势,成功开发山西奥凯达化工铝矾土运输“公转铁”等一批新增物流总包项目,实现运输增量。
 
  “黄岛营业部成立后,我们充分发挥物流园在仓储功能、短途搬运和资金方面的优势,有效促进了货物到发量的增加,与此同时还推动了物流园的经营提效。”济南铁路物流中心黄岛营业部经理孟照林介绍,原黄岛站货运车间与黄岛物流园合并后,货运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为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作出了积极贡献。
 
  铁路物流中心的成立,给孟照林最深的感触是“脉络打通了”。他说:“济南铁路物流中心成立后,我们黄岛营业部在营销方面更加专业了,各个营业部之间的联系更加频繁,资源配置更加完善,从而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各自的优势。”
 
  在拓展大宗运输基本盘的同时,济南铁路物流中心和相关车务站段还持续优化运输结构,做好商品车、纸浆、油品等高附加值货源多品类运输。为解决货物混编集装箱列车到达后卸车地点不一,影响调车、卸车作业效率的问题,他们反复调研、商量对策,最终研究实施了车站、港口集装箱互卸措施,进一步提升了站区运输效率。
 
  “原先我们是港口卸港口的货、车站卸车站的货,需要进行两次卸车对位,列车先送到港口去,卸完了以后再拉回车站来。港口和车站之间距离有六七公里,两次卸车非常影响作业效率。”在黄岛站调度大厅内,站长徐延林介绍道,“采取互卸措施以后,我们可以在同一地点卸车,一次作业完毕。比如,混编列车到达以后,我们可以指定列车前往港口卸车,也可以指定站内卸车。考虑到货物到达‘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我们还可以在卸货后,通过短途搬运的方式将货物送到客户指定的收货地点,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得益于车站与物流部门的高效联动,“黄岛速度”不断刷新。如今,该站集装箱专列的装车时间已经由原来的100分钟压缩至70分钟,单列矿石装车时间从以前的近3小时压缩至2小时。截至目前,黄岛站今年以来共完成装车84.02万车,发送货物4380万吨,其中9月实现日均装车2981车,创建站以来单月装车最高纪录,在推动货运增收的同时,也让铁路货运改革成效实实在在惠及广大企业客户。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