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吉铁路在铁道线上书写发展新答卷

发布时间:2025-08-21 浏览量:158 发布者:周运华

       8月6日,由靖边东站开来的83277次煤炭列车缓缓驶入湖北襄阳襄州北站,这一寻常的停靠,却标注着不寻常的刻度——浩吉铁路自开通运营以来发送列车突破8万列,累计运输货物达4.35 吨。从内蒙古浩勒报吉到江西吉安,这条全长1813.5公里的钢铁巨龙,用8万列的轰鸣丈量着中国能源运输的壮阔征程,更以实打实的成绩印证了我国“北煤南运”战略通道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硬核实力。这不仅是一组数字的突破,更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破壁前行,重塑资源配置新格局。我国煤炭资源“北富南贫”分布格局,曾长期制约着区域协调发展。在浩吉铁路建成前,北方煤炭东出渤海再溯江而上,动辄半月的运输周期、高昂的物流成本,让“南煤荒”成为华中地区发展的隐忧。而浩吉铁路的横空出世,以“世界一次性建成最长重载铁路”的气魄,直接打通了蒙陕甘宁能源基地与华中、华东负荷中心“点对点”通道,将煤炭运输周期压缩至48小时内。这种“破壁式”突破,不仅让北方“乌金”高效南下,更让南方的市场需求精准反哺能源产区,形成了“北煤南运、南需北应”良性循环,重塑了全国能源资源配置的空间格局。

       能源动脉,筑牢经济发展安全线。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禀赋,决定了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压舱石地位。当电力、钢铁、水泥等行业用煤需求持续攀升,当“迎峰度夏”“迎峰度冬”能源保供战一次次打响,浩吉铁路这条“能源大动脉”作用愈发凸显。从保障千家万户的灯火通明,到支撑工厂车间的机器轰鸣,浩吉铁路以日均47列的运量、单日最高37万吨的峰值,为国家经济社会稳定运行筑牢“能源安全线”。

       铁流奔腾,激活区域协调发展新动能。浩吉铁路远不止于煤炭运输。它纵贯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七省区,将资源富集区与经济活跃区紧密相连,催生了“铁路经济带”的新图景。在陕西靖边,依托铁路枢纽建成的物流园年吞吐量突破千万吨;在湖北荆州,“铁水联运”让煤化工产业集群加速崛起;在江西吉安,煤炭中转基地带动了仓储、加工等配套产业发展。匠心守护,彰显铁路担当与情怀。8万列成绩背后是无数铁路人日复一日的坚守。襄州运营维修段干部职工是这千万守护者的缩影。为了保障重载线路的安全畅通,他们顶着盛夏40℃的高温巡检钢轨,在寒冬深夜的“天窗点”里打磨道岔;为了提升运输效率,他们创新“续行接车”“中岔调车”等26种作业方法,让列车接发时间缩短4分钟;为了应对汛期挑战,他们组建应急突击队,24 小时值守易涝区段。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庄严承诺。

       征途漫漫,续写交通强国新篇章。站在8万列的新起点回望,浩吉铁路已成为观察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随着“双碳”目标推进和能源结构转型,它将在运输绿色化、智能化上持续探索;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它有望成为连接内陆与沿海、对接国际市场的新通道。从“北煤南运”的战略支撑,到“多式联运”创新实践,浩吉铁路的每一步前行,都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在建设交通强国的征程上,这条万里铁龙必将继续书写更加精彩的发展答卷,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铁动力”。(河南 付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