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铁铁路全线率先完成制架梁任务:冻土区高铁建设突破关键节点
7月12日,随着哈铁铁路铁力呼兰河铁路特大桥最后一榀预制箱梁精准落位,项目全线首家完成全部1016榀箱梁制、运、架任务,为后续铺轨作业奠定坚实基础。这一进展标志着我国在建纬度最高、温差最大的冻土区高速铁路建设取得重要突破。
精准攻坚:16个“天窗点”内完成关键施工
哈铁铁路项目设“平安制梁场”“双丰制梁场”两座预制场,承担标段内996榀32米箱梁及20榀24米箱梁的制架任务。其中,铁力呼兰河特大桥施工需跨越既有线路,项目团队在2处封锁施工点、16个铁路“天窗期”(每日仅90-120分钟)内完成架设。通过模拟推演优化提梁、运梁、架梁流程,将安全参数精确至厘米级;针对冻土区施工风险,为作业人员定制安全培训课程,并采用“秒级监控”技术对起吊角度、设备轨迹等关键节点实时管控,确保施工“零事故”。
技术突破:穿越岛状冻土的“极寒挑战”
作为我国首条穿越多年岛状冻土区的高铁,哈铁铁路全线地处北纬47°高寒地带,年温差超70℃,施工面临冻胀融沉、路基变形等世界性难题。项目团队采用温度自适应桩基技术,结合智能监测系统动态调整施工参数,有效解决冻土区桥梁稳定性问题。全线标段总长44.125公里,其中桥梁占比达94%,铁力呼兰河特大桥的顺利贯通为后续冻土区高铁建设提供了关键技术样本。
战略提速:构建黑龙江“一小时交通圈”
新建哈尔滨至铁力铁路是哈大高铁向北延伸的重要通道,也是黑龙江省“一核一横三纵多联通”高铁网的核心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以哈尔滨为中心的“一小时、两小时”交通圈,实现与省内高铁网及全国高铁网络的互联互通。这对于促进北部边疆地区与内陆经济联动、推动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建设具有战略意义。(参考来源: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相关报道)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