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来,郑州局集团公司发挥瓦日铁路运输优势—— 西煤东运 保供担当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太行山上,瓦日铁路犹如金色的丝带,蜿蜒于崇山峻岭之中,一列满载煤炭等货物的列车畅行其间。
近年来,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认真践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部署要求,开行万吨列车,注重科技赋能,发挥绿色低碳运输优势,使瓦日铁路真正成为一条重载铁路、数字铁路、绿色铁路。开通运营10年以来,瓦日铁路货运量不断增长,累计运输货物突破6亿吨,有效保证了能源运输安全,促进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重载之路 砥砺前行
“71503次列车,长子南17道发车信号好了。”“17道发车信号好了,71503次列车司机明白。”2月23日,随着一声风笛长鸣,新乡机务段机车乘务员裴洋、赵康精心操纵HXD1型1729、1763号重联电力机车,牵引一列编组106辆货车的万吨列车从长子南站驶出。
瓦日铁路西起山西省吕梁市兴县瓦塘镇,东至山东省日照港,全长1260多公里,穿越晋、豫、鲁三省,与京广、京沪、京九等七大干线互联互通,是连接我国东西部的重要煤炭运输通道。
“郑州局集团公司担当着瓦日铁路长子南站至台前北站间货物列车的牵引任务。这段线路于2014年12月30日开通运营,是瓦日铁路最早开通运营的一段。”郑州局集团公司机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运营初期,出于各方面的考虑,他们牵引货物列车定数最高为5000吨。随后经过不断试验,他们一步一个脚印,摸索总结出万吨列车的操纵方法。
瓦日铁路长子南站至台前北站间有桥梁184座、隧道24座,区间最大坡度达到13‰。在这样的区段值乘牵引万吨列车,其难度可想而知。
为实现这一目标,郑州局集团公司组织运输、机务等部门技术人员,与新乡机务段、焦作车辆段、安阳综合段等单位业务骨干一同深入瓦日铁路沿线,对每一米线路、每一组道岔、每一座隧道、每一架桥梁、每一个变坡点进行风险研判。
2018年1月,新乡机务段4名机车乘务员,使用HXD1型1265、1266号重联机车,值乘牵引编组96辆重车的71505次列车,从长子南站发车,奔波330多公里,顺利到达台前北站。这标志着郑州局集团公司正式迈入了万吨重载运输时代。截至今年2月20日,郑州局集团公司担当牵引瓦日铁路万吨列车已累计安全开行25319列。
瓦日铁路是全路万吨列车开行的“试验田”之一。多年来,郑州局集团公司在瓦日铁路先后组织进行了6大类、共计83个科目的重载综合试验,探索总结出包括机车车辆、工务工程、通信信号、牵引供电、重载运输、振动噪声等方面的成果40多项,为我国重载铁路管理运营积累了宝贵经验。
数字赋能 智慧高效
“嘀嘀嘀……”2月25日,在瓦日铁路长子南列检作业场,伴随着一道道闪光,一个像小螃蟹一样的机器在停留货车车底一闪而过。这是焦作车辆段在货车车辆列检作业中,投入使用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它可替代人工开展列车制动机试验,完成一趟巡检仅需5分钟。
万吨列车在长大下坡道能否安全运行,关键在于列车的制动性能。长子南列检作业场位于瓦日铁路高坡重载区段,日均检修通过货车406列约2.2万辆,是全线唯一的货车列检一级作业场。该作业场东西长约2公里,开展一次列车制动机试验作业人员需要徒步10多分钟,遇雨雪等恶劣天气,作业人员往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作业效率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以往,列检作业主要依靠人工技检的方式完成列车制动机试验,效率偏低,且存在一定漏检漏修风险。智能巡检机器人配备了两套高清摄像头,自行采集高清图片传输至服务器,并对图片进行自动识别,作出故障诊断,及时展示给列检值班员,方便开展后续复核处置,有效提升了故障检查精准度。
焦作车辆段长子南运用车间副主任李喆介绍:“为保证故障复核处置的及时性和‘对症下药’,我们还在列检作业中推广使用手持机,借助手持机在信息推送反馈、采集录入、查询追踪和智能分配检车位置等方面的便捷性,畅通工长、检车员与列检值班员之间的信息传递,进一步提高检修作业的精度和准度。”
“有了智能巡检机器人的辅助,我们每天可以少走八九千步,车辆的周转率更是提升20%,为瓦日铁路的安全畅通提供了可靠保障。”焦作车辆段长子南运用车间三班工长郭伟多年来一直坚守在长子南列检作业场,看着越来越多先进设备投入运用到列检作业中高兴地说。
长子南列检作业场的智能巡检机器人,是郑州局集团公司推广数字化检修的一个生动写照。多年来,郑州局集团公司坚持科技保安全的思路,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扎实推进货车车辆应急抢险数字化建设等工作,不断提升瓦日铁路运营检修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助力运输生产提质增效。
向绿而行 低碳环保
2月25日,一列满载5000吨煤炭的列车在长子南站装车点完成装车后,每节车厢煤炭的顶层都加盖了一层“绿色篷布”——煤炭抑尘液。“通过喷洒抑尘剂,在煤炭表面形成一定厚度和强度的固化层,能有效减少列车运行中的扬尘污染和损耗。”长治铁路物流中心长子南营业室货运主任李名驹说。
为减少煤炭运输对沿线环境的影响,郑州局集团公司大力推广煤炭抑尘技术,强化瓦日铁路扬尘治理,在长子南装车点、鹤壁时丰装车点建设固定抑尘站,并根据作业条件,安排移动抑尘车服务小型装煤作业点,确保煤炭运输抑尘作业质量达标。
瓦日铁路作为电气化铁路,基本实现零污染,是绿色交通工具的代表。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铁路完成单位运输工作量能耗约为交通行业平均能耗的五分之一。近年来,郑州局集团公司主动对接瓦日铁路沿线各级地方政府,围绕推进“公转铁”运输、公铁联运以及铁路专用线建设等方面,积极争取地方更多政策支持;积极走访瓦日铁路沿线的厂矿企业,规范铁路和铁路专用线企业对外收费,优化过轨运输和费用清算等规则,推进铁路专用线共建共用,降低铁路运输费用,为推进“公转铁”提供有力支撑。
“瓦日铁路不仅是一条煤运大通道,将大量优质煤炭和其他大宗货物不断运输到全国各地,而且是一条绿色铁路,全线电气化,减少了碳排放,符合绿色发展理念。”郑州局集团公司货运部煤炭运输负责人李斌表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