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风景线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

发布时间:2025-08-07 浏览量:110 发布者:周运华

       当旅游专列的汽笛声划破林海雪原的静谧,当高铁列车穿梭于江南水乡的氤氲雾气中,一条连接城市与乡村的“黄金旅游线”正在神州大地上徐徐铺展。国铁集团加开的旅游专列,不仅是交通工具的迭代升级,更是激活乡村振兴的“金钥匙”。从东北的林海雪原到西北的大漠孤烟,从西南边陲的民族村寨到江南水乡的古镇老街,专列所至之处,沉睡的自然风光与文化遗产被唤醒,农家乐的炊烟更旺了,手艺人的摊位前排起了长队,乡村的“美丽经济”在铁轨延伸中焕发出蓬勃生机。这种“铁路+旅游”的模式,让乡村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可持续的动力。

​       沉浸式体验,重构旅游消费新场景。“车随人走、景随车移”的旅游专列,正在重新定义人们的出行体验。不必为换乘奔波,无需为行李发愁,旅客在列车上安然休憩,到站即可投入山水画卷,这种“一站式”服务彻底打破了传统旅游的时空束缚。在东北,游客清晨在林海观赏日出,傍晚乘专列奔赴下一站看星空;在西南,白天探秘边陲古镇,夜晚在列车上品味民族美食——专列不仅是移动的交通工具,更成了串联风景的“流动酒店”。这种沉浸式体验,让旅游从“打卡式观光”转向“深度式体验”,满足了游客对高品质旅行的需求,也为旅游消费创造了新的增长点。​

       高铁赋能,绘就区域协同新图景。武汉、郑州、上海等铁路局推动的“高铁+旅游”融合,不仅是交通与旅游的简单叠加,更是区域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高铁的快速便捷,缩短了城市与乡村的时空距离,让“周末游”“短途游”成为可能,也让偏远地区的旅游资源融入全国大市场。在湖北,高铁专列带火了恩施的土家族文化;在河南,郑渝高铁让神农架的生态美景走向全国;在长三角,高铁网络串联起苏杭的园林、徽州的古村,形成了各具特色又互联互通的旅游圈。这种以高铁为纽带的区域协同,不仅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更促进了城乡要素的流动与融合,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创新驱动,书写文旅融合新篇章。

       旅游专列的火爆,折射出我国文旅产业创新发展的活力。从线路设计到服务升级,从文化融入到体验优化,每一个细节的创新都让旅游更加贴心、更加精彩。有的专列推出“铁路文化主题游”,让游客在旅途中感受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有的专列与地方文化结合,邀请非遗传承人上车表演,让游客在行进中体验地域文化的魅力。这种以创新为驱动的文旅融合,不仅提升了旅游的品质与内涵,更让文化在旅途中得以传播与传承。

       火车动起来,经济发展起来。铁路部门所作的一切就是为了人民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生活,就是为了带动各地经济快速发展。随着更多创新举措的推出,我国的文旅产业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人们的美好生活增添更多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