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武穴港区铁水联运项目迈入架梁关键期:全国首例“投建运一体化”工程打通京九长江“硬联通”

发布时间:2025-08-03 来源:国铁路网整理 浏览量:113 发布者:

8月1日上午,黄冈武穴港区多式联运项目施工现场传来捷报——随着JQJ180t-40m型架桥机平稳移动,一片长32米、重134.3吨的预制T梁精准落位跨G347国道特大桥22号墩与港区台之间。这一关键节点的突破,标志着全国首个“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的铁水联运项目铁路专运线正式进入架梁阶段,京九铁路与长江黄金水道的“硬联通”迈出里程碑式一步。

技术攻坚保障安全架梁

此次架设的首片T梁采用工厂化预制工艺,通过智能化张拉设备确保混凝土强度达标率100%。架设过程中,项目团队运用BIM技术建立三维模型,对178孔T梁的运输、过孔、喂梁等12道关键工序进行全流程模拟推演。针对跨国道特大桥高空作业风险,现场配置360度无死角监控系统,并安排专人监测架桥机支腿沉降数据,确保历时近2小时的架设作业实现“毫米级”精度控制。

18亿投资构建多式联运枢纽

作为武穴铁水多式联运项目的核心组成部分,黄冈武穴田镇工业新区疏港铁路专用线总投资18亿元,北接京九铁路栗木站,南连长江畔的马口多式联运中心,全长18.29公里的线路将串联武穴、蕲春两县市。项目采用“铁路专用线+智能物流园”模式,规划建设3个万吨级泊位和年吞吐量800万吨的散货集散中心,预计2026年6月建成投运后,可实现“铁路+水运+公路”无缝衔接。

破解物流瓶颈赋能区域经济

据测算,该工程建成后将使鄂豫皖赣四省交界区域至长江中下游的物流时效提升40%,企业综合运输成本降低25%以上。项目负责人介绍,通过打通京九铁路与长江水道的最后5公里“肠梗阻”,可吸引周边200公里范围内的磷化工、建材等产业集群向港区集聚,预计年新增外贸吞吐量300万吨,为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体系建设提供示范样本。

目前,项目铁路桥T梁架设正以日均2孔的速度推进,轨道铺设、四电集成等后续工程已启动招标。这条贯穿大别山南麓的“钢铁动脉”,正加速重塑中部地区物流格局。

(参考来源:中铁武汉电气化局)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