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跨海铁路桥南海中引桥钢管桩施工全部完成

发布时间:2024-08-06 来源: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浏览量:700 发布者:

8月4日13时55分,在距浙江宁波慈溪海岸线18.5公里处的杭州湾跨海铁路桥海中引桥施工现场,随着“雄程1”打桩船将101.5米长的钢管桩稳稳打入设计位置,标志着杭州湾跨海铁路桥南海中引桥钢管桩施工全部完成。

杭州湾跨海铁路桥是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铁的控制性工程,包括北、中、南三座航道桥和跨大堤、海中、浅滩区引桥,全长29.2公里,采用时速350公里的双线无砟轨道设计,是目前世界上在建长度最长、建设标准很高的高速铁路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海中引桥全长10.72公里,其中南海中引桥位于162号墩至251号墩之间,全长6.96公里,采用钢管桩、钻孔桩两种基础结构形式。其中,钢管桩基础为大直径超长群桩基础,单个墩由13根直径1.8至2.2米的钢管桩组成,设计桩长97.5至106.5米不等,单桩最大重量为126.9吨。

在项目团队的努力下,打桩工效实现了大幅提升,从单船单日最大 4 根逐步突破至 7 根,用最短时间,实现了南海中引桥875 根钢管桩的顺利沉放,为项目部10月底栈桥贯通及海中引桥后续钢吊箱施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介绍,施工过程中,因大潮差影响,在高潮位时,钢管桩无法沉放到设计高程,打桩船均按项目部要求增加一种特殊工装—送桩器,通过送桩器的设置,满足高潮位打桩的要求,有效提升钢管桩施工工效。项目部多次组织召开施工研讨会,确保了钢管桩生产制作、钢管桩运输及现场施工的“无缝衔接”,通过合理布排打桩顺序,大幅减少了运桩船抛锚次数,提高了打桩船取桩及沉桩效率。

南通至宁波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将极大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对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来源: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