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打折彰显铁路部门为民服务初心
11月7日传来的消息令人暖心:铁路部门针对淡季客流特点,对130余条线路的1300余趟动车组列车加大票价打折力度,最低实行4折优惠。这一举措绝非简单的价格调整,而是铁路部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从雪域高原到东南沿海,从塞北边疆到江南水乡,打折票价像一股暖流,浸润着万千旅客的出行路。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和重要民生工程,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放在首位,通过实实在在的票价优惠,降低出行成本,让更多人享受到铁路发展的红利,彰显了国有企业心系民生、服务群众的初心使命。
市场导向,机制创新激发运输活力。近年来,铁路部门持续深化“灵活折扣、有升有降”的市场化票价机制,打破固定单一的定价模式,让票价真正随市场规律、客流变化而动态调整。这是铁路市场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重要体现——以铁路12306公布票价为上限,综合考量区域差异、淡旺季节、出行时段等多重因素,对旅时较长、客座率偏低的列车大幅打折,对旅速较快、供不应求的列车适度打折或不打折。这种“随行就市”的定价逻辑,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兼顾铁路运输的公益属性,有效激发了运输市场活力,实现了旅客需求与铁路运力的精准匹配,让铁路资源配置更加高效合理。
精准施策,差异化定价提升服务效能。差异化是此次票价调整的鲜明特色。铁路部门不搞“一刀切”,而是深入分析客流规律和市场需求,针对不同线路、不同车次、不同时段制定个性化票价策略:沈佳、京哈、渝厦等高铁线路的千余趟列车享受打折让利,北京南至上海虹桥G111次、北京南至杭州东G39次等热门车次根据工作日与周末灵活调整折扣。这种精准施策的背后,是铁路部门对旅客需求的深刻洞察和对服务品质的极致追求。通过构建“不同旅速、不同价格、不同运行时刻”的差异化客运产品体系,既满足了大众对经济出行的需求,又保障了高端出行的服务质量,真正实现“优质优价、公平合理”,让每一位旅客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行选择。
责任担当,特殊关怀传递社会温情。在票价优惠的基础上,铁路部门对学生、儿童、残疾军人、伤残人民警察、残疾消防救援人员等特殊群体继续给予“折上折”待遇,最低可享4折优惠。这一细节彰显了铁路部门的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让票价优惠不仅有“力度”更有“温度”。特殊群体的出行权益,关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铁路部门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将人文关怀融入每一次票价调整、每一趟列车运行中,让特殊群体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亮出行之路,为全社会树立了关爱特殊群体、传递文明温情的良好榜样。
铁路票价的灵活调整,是铁路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从深化市场化改革到践行民生初心,从精准服务施策到传递社会温情,铁路部门正以一系列务实举措,书写着新时代铁路服务人民、赋能发展的新篇章。期待铁路部门继续立足群众需求、顺应市场规律,让更多人享受到更便捷、更经济、更优质的铁路出行服务,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铁路力量!
作者:张治国 刘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