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暑运书写民生答卷 钢铁动脉涌动发展活力
8月31日,为期62天的铁路暑运圆满收官。成都局集团公司以9380.2万人次的累计发送量、同比增长6.3%的亮眼成绩,刷新历年同期纪录。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西南铁路人迎高温、战汛情的坚守,是高效运输组织与优质服务的叠加,更彰显“人民铁路为人民”在巴蜀大地、云贵高原的生动实践。
数字跃动间,见证出行热力与交通升级。暑运期间,西南大地的客流曲线持续上扬:61天单日发送量超130万人次,8月9日以174.27万人次创下历史峰值,年旅客发送量较去年提前10天突破3亿人次。这些数字的背后,是精准的运能调配——动车组上线率达96.8%,重联、加开临客等举措动态匹配旅游流、避暑流与赛事流。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首秀”尤为亮眼,316.2万人次的累计发送量,让武隆芙蓉洞、彭水蚩尤九黎城等景点成为“半小时生活圈”的常客;川青铁路黄龙九寨站16次刷新单日发送纪录,更印证“高铁+旅游”模式对消费潜力的激活。
市场导向为笔,绘就运输服务新图景。新列车运行图的实施,为西南铁路注入了新动能。每日1909列的开行规模背后,是对旅客需求的精准回应:成都东至北京丰台的动卧列车,让“睡一觉抵达目的地”成为现实;贵阳北至荔波“环+射”动车,为短途出游铺就便捷之路。更值得关注的是,成都南至磨憨的直通动车,架起西南内陆与东南亚的快速通道,中老铁路跨境旅游由此再添新支点。这些创新举措,既满足了商务出行的效率需求,也丰富了游客的度假选择,让运输服务更具温度与弹性。
服务提质增效,让旅途更有获得感。从高铁宠物托运解决“出行带宠难”,到“轻装行”服务实现“空手出行”;从彭水站的重点旅客可视对讲系统,到成都东站为世运会打造“一站式”服务专区,西南铁路的服务升级体现在每一个细节。双语指引、优化标识便利了348.4万人次外籍旅客的出行,电子发票推广、自助设备升级提升了购票效率,双向直进式安检通道缩短了进站时间。这些变化,让“走得了”的基础上,更添“走得好”的舒心,彰显了铁路服务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
科技与担当,筑牢安全出行防线。面对暑期的高温与汛情,西南铁路人以“时时放心不下”责任感守护旅途平安。精准的气象预警、24小时的设备巡检、科学的调度指挥,为9380.2万人次的出行筑牢了安全屏障。无论是应对突发客流的应急储备,还是保障世运会的专项方案,都体现了铁路部门对安全底线的坚守。这种担当,让每一趟列车的飞驰都更有底气,让每一位旅客的期待都不落空。
暑运落幕,但服务民生的征程从未停歇。从高铁网络的延伸到服务品质的提升,从国内出行的畅达到跨境通道的繁忙,西南铁路的每一组数据、每一项创新,都在书写交通强国建设的西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