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发布时间:2025-03-12 来源:人民铁道网-人民铁道报 作者:许媛媛 浏览量:289 发布者:
雷锋,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雷锋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出“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家喻户晓的名字、深入人心的事迹,雷锋精神滋养着中华儿女的心灵,体现在无数人的平凡工作和日常生活中。
 
  大力弘扬人民铁路争做学雷锋活动排头兵的优良传统,以雷锋精神为旗帜,紧扣时代脉搏,坚定理想信念,一代代铁路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人民铁路为人民!
 
  汲取精神养分,传承为民初心,擦亮“铁”字号雷锋品牌
 
  “太感谢啦!你们是新时代的‘活雷锋’!”“看到‘158’,心里就特别踏实!”……
 
  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长河里,南京站“158”雷锋服务站帮扶过数不胜数的旅客,也收到过来自五湖四海的感谢。
 
  一段往事,饱含深情。
 
  时光回溯到1968年。南京站建站之初,在全国劳模、南京站客运员李慧娟带领下,车站职工自发成立学雷锋小组,每天“上班早到一小时、下班晚走一小时”,变“旅客找我帮”为“我要主动帮”,学雷锋、做好事从此在车站蔚然成风。
 
  一诺千金,矢志不渝。
 
  从最初的“搭把手”到现在的“全程护送”,从站内帮扶延伸至“最后一公里”……几代“158”人传承雷锋精神,探索总结出“五五工作法”,用爱心和真情打造全国首批学雷锋活动示范点,让广大旅客心沐阳光、温馨出行。
 
  不只南京站。在长三角,上海站“心尚”、合肥站“明亮”、无锡站“太湖明珠”等上百个雷锋服务站相继建站联网,成为全路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打造“雷锋号”工作品牌的一个生动缩影。
 
  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永恒,意味着永不过时、历久弥新。
 
  辽宁,雷锋精神的发祥地。
 
  每年3月,社会各界人士络绎不绝,来到沈阳车务段瓢儿屯站雷锋精神教育展厅参观学习,书写新一年的“雷锋日记”。
 
  60多年前,雷锋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到瓢儿屯站,帮助客运工作人员打扫卫生、服务旅客。正是从那时起,这个小站就和雷锋结下了不解之缘。
 
  英名,因传承而不朽。
 
  向雷锋班看齐,强化服务礼仪培训;用雷锋“钉子精神”钻研业务,努力提升工作能力……瓢儿屯站精心打造雷锋服务团队品牌,并常年与周边学校、社区开展共建活动,把雷锋精神转化为确保运输安全、提高服务质量的实际行动。
 
  湖南长沙,雷锋的故乡。
 
  “学习雷锋好榜样……”走进长沙站,耳熟能详的旋律让人倍感温暖。近年来,该站以情怀与担当传承弘扬雷锋精神,融合重点旅客候车室、“爱心妈妈屋”等多项特色服务,创建“星火雷锋”服务品牌,让百年老站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品牌成链,星火燎原。
 
  “雷锋号”列车上持续开展“续写雷锋日记”活动,天津西站“高铁雷锋班”全年24小时无间断服务,哈尔滨客运段北京车队“雷锋班组”利用休班时间去养老院做义工,邓州站“雷锋身影”党建服务品牌成为豫西南铁路“践行雷锋精神、争做雷锋传人”的亮丽名片……
 
  当一批又一批雷锋式的英雄模范涌现,“雷锋”早已不局限于个人,而是化作一个群像、一个符号,汇聚成烛照民族的光芒。
 
  实干彰显担当,凝聚奋进力量,续写新时代雷锋故事
 
  清晨,阳光洒向来宾北站,黎日托开始了新一轮巡视。
 
  她是车站客运值班员,是“刘三姐·石榴籽”班组的带头人,也是旅客口中的“小石榴”。
 
  “我每天要接100多个电话、走2万多步。”黎日托说,“旅客无小事,服务要主动,车站就是我的战场。”
 
  视障人士进站,她主动搀扶并协调接站;听障人士购票,她手写便条耐心沟通;遇到行李多的老人,她主动帮忙搬运行李……从服务台到站台、候车室、出站口,到处都有她忙碌的身影。
 
  不仅如此,她还带领班组开展多语言服务,制作标注重点车次信息的“爱心服务卡”,在闸机旁增设“银发通道”……从为旅客服务的一件件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日记里的这句誓言,早已熔铸于铁路人的精神世界。
 
  长白山腹地,有一群人用脚步丈量钢轨,用坚守书写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春防融雪落石、夏抗酷暑洪涝、秋除枯枝倒树、冬战严寒冰雪……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通化工务段通化桥隧车间通化桥隧第一维修小组成立于1990年,承担着梅集铁路等140余公里线路的14座隧道、73座桥梁、243座涵渠的巡检、养护、维修和隐患排查任务。靠着一双“铁脚板”,他们穿桥钻隧、上山下河,守护高寒铁路线安全35年。
 
  班组17名职工中有7名党员、12名退役军人,“红色”是他们的精神底色。在每周的理论学习中,雷锋故事和日记都是大家的“必修课”。
 
  “守护山区铁路就是要付出更多的辛苦。”工长刘传双说,“只有将雷锋精神付诸行动和实践,才能体现出其永恒的价值和时代内涵。”
 
  生死关头不犹豫,用生命托举生命,这样的无私大爱也是雷锋精神。
 
  在刚刚出炉的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个人名单中,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锦州车务段杨树湾站站长宋玉伟名列其中。
 
  杨树湾站是坐落于葫芦岛市建昌县的一个四等站。去年夏天,这里遭遇罕见暴雨。为了让乡亲们尽快转移到地势较高的车站,他蹚过齐腰深的洪水,挨家挨户进行动员,成功将66名群众安全转移到车站,并想方设法联系运送救援物资。
 
  “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是最大的幸福。”宋玉伟始终铭记雷锋的故事。
 
  为人民服务永远没有终点。
 
  “在服务旅客中弘扬雷锋精神,光有热情不够,还得有真本事。”呼和浩特东站客运值班员吴怡静将10类常见旅客需求整理成册,提炼出“五多”服务法,无论遇到多复杂的诉求,总能在30秒内给出最优解。
 
  “迎春花开,一路有爱。”深圳车站“迎春花”服务队将学雷锋活动和服务旅客有机结合起来,针对深圳地区香港和外籍旅客多的情况,推行英语通、粤语通、深港通、铁路通“四通”服务,全力为旅客解难题、办实事。
 
  “有困难,找‘红岩’!”在重庆西站,旅客购票、进站、候车、出站等环节的任何问题,都能第一时间在“红岩服务台”得到解答。
 
  ……
 
  雷锋,从未离去。新时代的雷锋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细流汇聚江海,传递爱与希望,我们都是“雷锋传人”
 
  3月5日,广西柳州市革新路上,一条两三百米长的“街市”如期出现,家电维修铺、理发铺、磨刀铺一片繁忙,道谢声此起彼伏。
 
  这个“如过年赶集般热闹”的街市,就是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柳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举办的“雷锋街市”。
 
  1965年,为了响应“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柳州机车车辆厂决定定期开展学雷锋志愿活动。此后,连续60年,“雷锋街市”总会踏着春风如约而至。
 
  秘诀何在?
 
  在柳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团委书记韦欣欣看来,补强志愿队伍力量、及时更新服务项目是其中的关键。
 
  “我们积极与医院、法院、消防等40多个单位合作,吸纳不同行业、不同特长的青年职工。”她说,60年来,共有3万多名志愿者参与了“雷锋街市”,累计为超过30万名市民提供义务服务。
 
  为了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者行动,近年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建立起参与广泛、形式多样、活动经常、机制健全的铁路学雷锋志愿服务体系,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尚。
 
  雷锋曾在日记里写道:“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
 
  一名志愿者就像一滴水。
 
  在沈阳站“美丽”服务台,有这样一支团队,在为旅客提供真诚周到的服务之余,利用休班时间化身志愿者,或去社区五保户家中走访,或资助困难学生。
 
  客运员马成良就是其中一位。
 
  王雨和老人丧失劳动能力,常年独居。为了不让老人感到孤单,马成良一有空就去看望他,送去生活用品,与他闲话家常,让老人备感温暖。每次老人都握着马成良的手,嘴里念叨着:“好人呀,你就是当代雷锋!”
 
  不仅如此,马成良和服务台团队成员还联合10余所高校,建起志愿服务基地,吸纳1万多名大学生利用假期到车站开展志愿服务。在他的影响下,学生们不仅在志愿服务中学雷锋、献爱心,还在生活中传递温暖力量,播撒爱的种子。
 
  一滴水流向另一滴水,一朵云推动着另一朵云。
 
  在北京怀柔联建老年公寓,来自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的青年志愿者定期陪伴,为老人梳头发、剪指甲、缝补衣服;在山西省侯马市大李村,来自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侯马电务段的青年志愿者为小学生讲解铁路安全知识,送去文具和生活用品,鼓励孩子们勤奋学习……
 
  涓滴成河,静水深流。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英雄壮举,千千万万“一滴水”正汇聚成海,激发更多向上向善的蓬勃力量。
 
  一代代雷锋传人,像一颗颗赤诚的精神种子,把雷锋精神沿着万里铁道线播撒在祖国大江南北,生根发芽、发展壮大。
 
  我们坚信,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铁路企业、更好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中,雷锋精神必将永续流传、永放光芒!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