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专列万里行流动的风景温暖的民生
9月8日清晨,赤壁站的一声风笛长鸣,不仅拉开了Y468/5次旅游专列的西行序幕,更载着834名游客对西域风光的无限憧憬。这趟驶向乌鲁木齐的专列,总里程近万公里,17天的行程串联起乌鲁木齐、伊宁、喀什等新疆旅游热点,将禾木的斑斓秋色、喀纳斯的独特地貌、天山天池的澄澈秀美一一铺展在游客眼前。对于65岁的张阿姨这样的中老年游客而言,这不仅是一次远行,更是圆了“看看祖国大好河山”的心愿。从长白山到新疆,旅游专列已成为连接银发群体与远方风景的纽带,让他们在岁月沉淀后,能以从容的节奏拥抱世界的精彩。
精细服务,彰显民生温度。这趟旅游专列的每一个细节,都透着铁路部门的用心。全列16辆软、硬卧车厢采用25G新型空调车底,乘务、列检、医生、导游全程陪伴,从硬件设施到人员配置,都以中老年游客的需求为出发点。“一线多游、夜行日游、睡醒即达”的开行模式,巧妙平衡了观光与休息,让长途旅行不再疲惫;赤壁站的专人引导、专区候车、专用通道,更让老年游客感受到“上下车有人帮、旅途有人管”的温暖。这些看似细微的安排,实则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铁路部门不仅是运输的提供者,更是美好生活的服务者,用专业与温情为银发群体的出行保驾护航。
铁路+旅游,激活发展新动能。赤壁站作为京广线上的三等客运站,近年来持续拓展“铁路+旅游”业务,从乌鲁木齐到漠河,从山海关到额尔济纳,一趟趟旅游专列的开行,不仅丰富了群众的出行选择,更成为助推地方文旅融合的重要力量。专列所至,不仅带火了沿线景区,更带动了餐饮、住宿、文创等相关产业发展,为地方经济注入新活力。在新疆,游客们深入少数民族聚居区,感受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的文化魅力,这种跨地域的文化交流,既增进了民族情感,也让旅游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铁路的“流动”属性,正让旅游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让更多地区共享文旅经济的红利。
为人民群众营造美好幸福生活就是铁路人的奋斗方向。从赤壁站出发的这趟银发专列是铁路服务民生的一个生动缩影。它不仅让中老年群体圆了远行梦,更以“铁路+旅游”的创新模式,串联起风景与经济,连接起情感与发展。随着更多个性化、精细化的旅游专列开行,铁路必将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让每一段旅程都充满温度与希望。(河南 付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