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运新“烤”验武铁彰显责任担当
随着盛夏脚步临近,2025年铁路暑运从7月1日起至8月31日止,共计62天。武铁将实行客流高峰期列车运行图。铁路作为运输主体,在国计民生和人民群众出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场暑运是对铁路运力和服务的重要检验,同时也是炎炎烈日对铁路人的一场“烤”验。
这场持续62天的“运输大考”中,学生流将成为主导力量,他们的出行需求如同一颗石子投入湖面,激起家庭游、探亲游、研学游等客流层层涟漪。从7月上旬高校集中放假,到8月中下旬返校高峰,铁路客流预计将迎来显著增长。旅客出行方向既瞄准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热门城市,也聚焦湖北省内宜昌、恩施、神农架等避暑胜地。在这场客流浪潮中,武铁客运部门凭借其重要交通枢纽地位,迎来了服务大众、展现实力的关键契机。
客运能力供给增加,满足多元化出行需求。为应对暑运客流高峰,武铁展现出强大的组织调配能力,日均增开60列临时旅客列车,如同为暑运注入60条“运输动脉”。武铁还根据车票预售和候补购票数据,灵活采取动车组重联、普速列车加挂车厢等方式,精准提升热门方向运力。在追求高效运输的同时,武铁没有忘记开行公益性慢火车,这些穿梭在偏远地区的“小慢车”,票价低廉、停靠站点多,成为当地百姓赶集、就医、求学的“生命线”。可以说,铁路部门增加运力供给,有效应对高峰客流和突发客流,让“说走就走”的旅行触手可及,彰显了武铁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服务民生的“铁”担当。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出行时更追求体感上的舒适和心灵上的从容,“走得了”已是刚需,“走得好”才是追求。武铁在暑运期间科学合理地安排列车运行方向,新运行图中,汉口至呼和浩特的直达动车,串联起四省区,为区域间旅游和商贸交流架起“高速通道”。即将开行的旅游专列,更是将铁路旅行与特色风光、民俗文化深度融合。旅客乘坐旅游专列,可实现“一线多游”,白天饱览美景,夜晚舒适休憩,真正实现“人在景中游”。这种创新模式,既为旅客带来全新旅游体验,也为沿线旅游经济注入活力,成为拉动暑期消费的新引擎。
在提升旅客出行体验方面,武铁在传统服务与数字化服务上双线发力。传统服务层面,增加自助进站和人工验证通道,优化购票、进站、换乘流程,用细致入微的服务减少旅客出行烦恼;数字化服务上,广泛应用互联网售票、人脸识别等技术,让旅客购票、进站更加便捷高效。针对到站接驳“最后一公里”难题,武铁积极与公交、地铁、出租车等交通方式联动,完善交通接驳网络,实现旅客从车站到目的地的无缝衔接,让旅客的暑运出行之路更加顺畅、舒心。
暑运期间,武铁不仅要应对大规模客运压力,还要统筹兼顾货运保障与铁路安全。在货运领域,武铁加强与企业协作,优先保障煤炭、粮食等民生物资运输,确保居民生活平稳有序;同时发挥铁路运输大运量、低成本优势,助力贸易出口,为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面对暑期防洪压力,武铁对铁路沿线桥梁、隧道等重点设施开展拉网式排查,完善防洪应急预案,加强与地方政府联动,筑牢安全防线,守护铁路大动脉畅通无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武铁在暑运中的一系列举措,是铁路部门服务民生、推动经济发展的缩影。通过运力保障、旅游创新、服务升级、安全守护等多维度发力,武铁不仅将为旅客打造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也将为区域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贡献重要力量,在这个暑期书写属于自己的责任与担当。(武汉 周瑾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