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超长穿海盾构隧道管网工程全线贯通,广西深海管网项目创造新纪录
近日,随着“龙腾号”盾构机精准抵达接收井,国内超长穿海盾构隧道管网工程——广西深海管网项目盾构隧道全线贯通,成功连通北海市铁山东西港。
该项目全长约8km,其中跨海盾构段长约5km,隧道最大埋深45m。在建设过程中,项目面临着诸多困难。交互穿越强透水粉细砂、黏土、基岩突起等多种复杂地层,施工难度极高;超长距离、超高水压、复杂线路穿海掘进,安全风险巨大;下穿国家级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环保要求极为严格。
面对“三高”挑战,项目量身定制“龙腾号”盾构机执行隧道掘进任务。该盾构机全长123米,总重量955吨,开挖直径8.09米,为全国首台8米级使用整体式箱涵的复合式泥水平衡盾构机。项目团队对“龙腾号”的整体结构布局、刀盘设计、推进系统、泥水循环系统等多方面进行了针对性设计优化,使其全面胜任穿海掘进的高精度施工要求。
在项目团队的科学管理和有序组织下,成功克服了时间与空间的双重考验。13天完成分体组装并始发,29天完成三次分体吊装,实现整机掘进,分体始发效率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50%。面对“有限空间 + 交叉复杂工序 + 同步施工”的多重难题,项目采用“管片拼装 + 整体式箱涵同步拼装”系统,搭载分体式机械臂和液压顶推系统,实现管片与箱涵“毫米级”协同定位,较传统分步工法效率提升40%,整体工期缩短约15%,月均掘进里程超500米,远超行业水平。
项目采用动态智能保压系统,使盾构机在弱透水饱和砂层中实现地层“零扰动”,底栖生物“零伤害”。同时,为盾构机配备智能泥浆处理系统,实现泥浆“零排放”,单公里施工碳排放减少60%,实现了盾构掘进与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的“双向奔赴”。
据悉,作为广西重点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解决广西向海经济发展示范园区——北海铁山港、铁山东港、玉林龙潭等产业园区150余家企业生产尾水排放问题,促进产业升级,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开创向海图强新局面。
参考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