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段全线首桩!宜涪高铁宜昌长江公铁大桥主体工程开钻

发布时间:2025-05-20 来源:中铁大桥局集团 浏览量:174 发布者:

5月16日上午,在长江宜昌段宜万铁路宜昌长江大桥,下游侧50多米处滔滔江流中,宜涪高铁宜昌长江公铁大桥主塔8号墩首桩顺利开钻,标志着宜涪高铁宜昌长江公铁大桥拉开全面施工序幕,创造了宜涪高铁湖北段全线第一项主体工程正式开工新纪录。宜涪高铁宜昌长江公铁大桥全长2781.9米,按四线高速铁路+六车道市政道路+两线轨道交通标准设计。其中,主桥最高塔246米,采用主跨800米四索面钢桁梁斜拉桥,桥跨布置(101.5+262.5+800+297.5+101.5)米=1563米。备用通航孔桥采用钢桁梁连续梁桥,桥跨布置为(99.5+98+98+168+85)米=548.5米。北岸铁路引桥长140米,南岸铁路引桥长530.4米,均采用支架现浇梁。

宜昌长江公铁大桥是宜涪高铁全线的关键控制性工程,首创四索面四主桁钢桁梁结构新体系,首座独柱式钢混组合混合桥塔的铁路斜拉桥,是世界首座铁路在上公路及轨道交通在下的最大跨度三用钢桁梁斜拉桥。大桥是集铁路、公路、轨道交通于一体的大跨度斜拉桥,四线铁路按高速铁路设计,两线轨道交通按时速80公里设计,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这一标准在同类桥梁中居“世界第一”。

宜昌长江公铁大桥共有595根钻孔桩,其中8号主塔墩设计为直径3米,桩长35米的钻孔桩42根,该墩钻孔桩覆盖层为稍密-中密卵石土,持力层为弱风化砂岩夹泥岩,卵石土厚约17米,卵石含量达60%,粒径为60至200毫米,漂石含量约15%,最大粒径达500毫米,复杂的地质条件大大增加了大直径钻孔桩、钻孔平台、栈桥等施工难度。为攻克超大直径钻孔桩深厚大粒径卵石覆盖层砂岩基础施工难题,施工单位采用工具护筒引孔换填+永久护筒跟进方案,完善工艺工法,层层技术交底,严格落实开工标准化各项要求。

现场作业时,通过泥浆护壁+旋挖钻完成成孔施工,岩层部分采用四级扩孔钻进至设计桩底标高,钻孔完成后依次下放钢筋笼,安装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严控桩基施工质量,努力以精雕细琢和匠心品质,实现首件必优、一次成优、全部成优目标。桥址处于中华鲟核心保护区,周边生态敏感区众多,大桥横跨胭脂坝上有世界濒危植物疏花水柏枝,施工既要降低对中华鲟的影响,又要保护好珍稀植物,生态保护要求高,且施工区域临近市区,环保水保绿色施工要求高。

为此,施工单位集中优秀建桥人才资源,依靠雄厚的专业优势,集思广益地开展了大节段四主桁长距离顶推施工技术创新、千吨级大节段四索面四主桁、悬臂施工控制技术等科技攻关。拟采用基于BIM的智能与绿色建造技术,创新引入超高性能混凝土桥面板,不断提高我国高铁桥梁建设管理水平。(来源:中铁大桥局集团)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