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鞘岭上的温暖路标
乌鞘岭,海拔3045米,自古便是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这里年平均气温低至零下3摄氏度,冬季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摄氏度,八级以上大风天气年均50余天。海拔高、气温低,冬季积雪结冰是常态,甘肃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天祝公路段乌鞘岭养护站的20余名公路人常年驻守,将这段“天险之路”化作“暖心通途”,守护着万千旅客的平安畅行。
除夕,走进乌鞘岭养护站的小院,地面和陈设都打扫得干净整洁,屋内几盆绿植在暖阳下舒展枝叶。站长李伟笑着说:“别看我们这儿条件艰苦,大伙儿都把站里当自己家。”
乌鞘岭的冬天来得早、走得晚,除雪保畅任务异常艰巨,养护站的灯光经常彻夜长明。春运刚开始时,乌鞘岭便经历了一场大雪,乌鞘岭养护站的职工们昼夜奋战,在零下25摄氏度的环境中保障车辆通行安全。大年初一清晨,李伟就已经和同事们坐着巡查车出发,前往辖养路段巡查路况。一边要处治路面病害和清理路面垃圾杂物,一边要随时帮助社会车辆脱困。
傍晚,结束了一天保畅任务的李伟和同事们回到了养护站,在厨房里忙碌起来。大家一起动手,很快包好了饺子,配上几个小菜,简单而丰盛的晚饭让屋里热乎起来。炉火正旺,一群“公路卫士”围坐在一起,窗外,312国道上的车流缓缓前行,车灯划过夜空,映出路面上道道铲雪的痕迹——那是风雪中最温暖的路标。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