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港互济 向海图强 ——济南局集团公司持续推进铁海联运高质量发展纪实
山东北接京津冀,南连长三角,东临黄渤海,是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
30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等26个大小不一的港口次第排开——山东港口群已成为我国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重要交通枢纽。
近8000公里的铁道线上,一趟趟动车组列车载着旅客飞驰向前,一列列满载货物的班列往来奔驰——规模和质量持续提升的山东铁路网正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今年以来,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行业优势,不断提升“路港企”合作水平,积极构建高效顺畅的现代物流体系,持续推动铁海联运高质量发展。据统计,前10个月,济南局集团公司铁海联运完成292万标箱,同比增加33万标箱、增长12.7%,实现了快速增长。
11月中下旬,记者一行深入山东沿海港口,进站区、到码头,探寻山东铁海联运增量密码。
无缝衔接:盘活用好进港区铁路专用线
11月19日下午,冬日的青岛晴空万里,海风习习。
走进青岛港黄岛港区全自动化码头,一派火热景象映入眼帘:远洋巨轮静静停靠岸边,色彩斑斓的集装箱整齐码放、堆叠如山,巨大的桥吊娴熟地“抓”着集装箱紧张装船,无人卡车有序往来穿行……
在全自动化码头不远处,一条铁路专用线深入港区。“箱子不落地、直接上码头”——铁海联运,在这里真正实现了无缝衔接。
“过去单日装车不足200车,今年以来黄岛站单日装卸车达到26列、1300车以上,9月30日还创下了1809车的历史新高。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进港区铁路专用线的建设完善。”济南铁路物流中心黄岛营业部经理孟照林介绍,他们将铁路专用线延伸至码头后方,让铁海衔接距离由原先的10公里缩短至5公里以内,大幅提升了集装箱的转运效率,增强了黄岛港区铁海联运的品牌吸引力。
济南铁路物流中心党委副书记贺峰培介绍:“此前,我们依托黄岛站成功开行了临清班列、曹县班列。近年来,我们又打造了以‘济青铁海快线’品牌为代表、以黄岛站为目的地和始发地的系列特色班列,仅常态化运营的班列线路就有17条。”
“特色班列通过为我们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内陆地区货物通过铁海联运方式直接销往海外,不仅缩短了运输时间,而且实实在在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曹县内陆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孙敏感叹道。
盘活用好铁路专用线,缩短通关查验时间,推动“卸船直提”,装船作业“零待时”……济南局集团公司积极适应大宗物流货运市场需求,积极整合物流中心货运资源,加快布局“门到门”“端到端”铁路运输网络。今年以来,在盘活用好339条铁路专用线的同时,他们还持续推进8条铁路专用线建设,为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联合营销:多方协同主动争揽新货源
从烟台港上空俯瞰,两条铁道线平行深入码头,线路两侧褐色的铝矾土整齐堆放,几台装载机正往铁路敞顶箱内装运铝矾土。
受钢材市场价格影响,今年以来,烟台港铁矿石铁海联运运量有所下降。为应对这一情况,济南局集团公司货运部和济南铁路物流中心、烟台车务段携手烟台港积极开展联合营销,成功挖掘了非洲进口铝矾土向山西运输的货源。
“去年下半年,我们听说山西当地铝矾土矿减产,有几家企业为货源发愁,就组成了一个营销团队。团队由港口、铁路、船公司等单位人员组成,多次深入山西企业营销。山西企业那边有企业铁路专用线,咱们这边有港区铁路专用线,铝矾土可以通过海运到铁路、由铁路直接运到企业,成功拿下这一单货源,实现路港双方运输增量。”11月20日上午,在烟台车务段举办的路港座谈会上,烟台港铁路公司副总经理王俊涛谈起了当时联合营销的故事。
铝矾土运量持续上扬,但受烟台站站场接发车能力和烟台港装卸效率等条件制约,车站现有能力远不能满足单日装车需求,疏港不畅成为货运增量的新难点。今年8月份,济南局集团公司成立工作专班,对烟台站区运输组织情况进行写实,优化股道运用,提升接发货车能力,调整客车存车线,腾空6股道,释放场站接发车能力。
“疏港货物运输各环节不断优化,烟台站发车能力由过去的日均14列提升至18列。”烟台车务段技术科科长徐东魁说。
除了铝矾土,工业盐项目也是联合营销的一大亮点。作为氯碱企业生产所需的重要原材料,工业盐在潍坊地区的化工企业有着稳定的需求。
3月份,济南铁路物流中心烟台营业部货运营销团队走访威海港时得知:山东海天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开展10万吨进口工业盐供货招标。巧合的是,威海港的竞标意愿与济南局集团公司开拓铁海联运的货运上量需求一致,路港双方一拍即合,开始联合营销。
为了形成营销合力,烟台车务段、济南铁路物流中心与威海港成立营销团队专班。济南局集团公司围绕降低客户物流成本,给予优惠政策支持。威海港与桃威铁路、地方铁路对接,合并港杂费、装卸费和地方铁路运费等费用给出一口价优惠。在多方的共同让利下,具有竞争力的投标价格很快达成并一举中标。
“铁路与港口在货运营销上‘双向奔赴’,是成功打通工业盐物流通道的关键。今后,我们将持续深化路港联动、联合营销,为铁海联运货运上量揽下更多货源。”济南铁路物流中心烟台营业部经理卢兢说。
合署办公:信息共享破除联运“中阻梗”
2月份,济南铁路物流中心日照营业部集装箱班组搬入日照港铁海联运站生产办公楼,实现验箱业务关口前移,在港内即可完成集装箱查验工作。
“经对比测算,平均每次验箱能节省36分钟,大大提升了验箱效率。”日照亚欧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集装箱业务负责人袁帅谈道。
过去,港口地区客户办理货物发运需要到2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港口、10余个铁路作业点查信息、办手续、取票据。合署办公后,客户再也不用来回跑了,时间和流程都实现了最大程度的精简。
合署办公就是在生产组织方面全面实施站港调度一体化、作业班制一体化、生产管理一体化、考核指标一体化,将港口生产系统、铁路货运管控平台、列车运行图、车站现车系统等信息化平台全面打通,从而实现生产信息实时共享、作业进度自动采集、数据信息自动分析,促使作业效率大幅提升。
依托“联合受理、联合调度、联合制票、联合装车、联合查验”合署办公体系,数据只需10分钟就可传输至港口,货运值班员可以直接通过货运营业厅数据系统掌握港内各点位装车情况。港口安排集装箱货轮优先靠泊,优先卸船,优先转场;商检、海关部门优先办理过境箱报检通关手续;铁路做到需求优先受理、受理优先确认、订单优先兑现、空车优先配备、装车优先组织、挂运优先安排。过境箱第一班装车兑现率高达70%以上。
“车站、港口、营业部合署办公,让铁路、港口实现了工作流程全面掌握、作业配合无缝衔接。”济南铁路物流中心日照营业部经理韩敬杨信心满满,“今后的合作肯定越来越好,铁海联运也会越来越顺畅。”
路港共济,向海图强。随着路港合作持续走深走实,一幅“铁海共进向未来,勠力同心助发展”的宏伟蓝图正在齐鲁大地徐徐展开。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